賈部長沒有說話,就這么看了王東來兩秒鐘,臉上才露出笑意,出聲說道:“王院士,你是咱們國內最為年輕的院士,更是咱們國家在數學領域難得一見的天才,上面對你可是抱有很大的期待。”
“領導客氣了,我也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僥幸取得了一點成就。”
王東來客氣地說道。
賈部長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我看過你的資料,很讓人意外,電池能源、半導體、應用物理,數學,現在又多了一個航天火箭,確實是很難得的科研天才。”
“以后,要是有什么事情,遇到了什么困難的話,完全可以大膽一點,像你這樣的研究天才,我們還是很支持的。”
聽到賈部長這么說,王東來心里一喜,當即就出聲說道:“謝謝領導重視,我會努力的,以后要是遇到難題的話,我也會找領導匯報!”
“嗯,時間快到了,你去準備準備吧,待會兒你還要面對評審專家的詢問呢。”
“好好干,你們年輕人才是未來的希望!”
賈部長點點頭,就對著王東來如此說道。
“嗯!”
王東來點頭,識趣地退了下去。
很快。
評審會開始。
作為領導的賈部長并沒有長篇大論,只是簡短地講了兩句之后,就離開了這里。
可是他的出面,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傾向。
王東來也在現場,仔細地看了一圈在場的專家們。
發現自己根本不認識幾個,但是通過專家面前的會議桌牌上的名字,王東來頓時就想起了眾人的信息。
我國對于航天技術人員的宣傳并不算多,尤其是搞技術研發的,就更少了。
畢竟這方面的人才,是絕對的寶貝,保密是完全有必要的。
王東來不認識倒也是算正常。
可是,這些技術人員的論文,王東來卻是看過不少。
所以,他才能通過這些名字,大致猜出這些人的身份。
雖說是有重名,可是將范圍限制到航天領域的話,難度就很小了。
王東來不認識所有人,可是在場的人卻都知道王東來。
能被邀請來,參加這個專家評審的,都是技術相當過硬的技術專家。
他們自然也知道自己要評審的是什么項目。
一款五百噸推力的新型火箭發動機!
還是王東來這個年輕人設計出來的。
關鍵是,王東來只接觸航天火箭幾個月的時間。
這些東西疊加到一起,自然而然地就讓這些專家先入為主地覺得王東來是在嘩眾取寵,這個所謂的五百噸推力的新型火箭發動機設計方案,肯定也是錯漏百出,或者是抄抄改改的拼湊東西。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