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根據數據計算,推力最高峰達到1150噸,最終維持在1005噸!”
一個又一個的報告,在指揮中心響起。
而隨著這些聲音的響起,指揮中心里的氣氛也逐漸變得輕松愉快起來。
因為有了這些數據,加上顯示屏里的畫面,已經能證實一個事情了。
那就是這款發動機是有效的,點火試車成功。
也標識著我國完成了千噸大推力的火箭發動機的研制工作,成功進入千噸推力火箭的行列之中。
下一秒。
“啪啪啪……”
指揮中心的眾人不約而同地拍掌起來,掌聲雷動。
就連賈部長此時臉上也浮現出極為和煦真誠的笑意,帶頭拍掌起來。
拍了兩下掌之后,賈部長就握著王東來的雙手,略帶一絲激動地說道:“王院士,你的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這極大地彌補了國內在這方面的不足,你是國家的功臣啊!”
王東來表現的很平靜,可以說是在場眾人之中最為冷靜的人。
“領導過獎了,我能研發出這款火箭發動機,那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至于彌補了國內的空白,我也只不過是占了一點先機罷了,我相信就算是沒有我,我們也遲早能夠研發出來的!”
聽到王東來謙虛的說辭,賈部長情不自禁地拍了拍王東來的肩膀。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王院士這份寵辱不驚的心態,我看值得所有科研人員好好學習,我想這恐怕也是王院士能夠在這個年紀,就能有這么高的學術成就的原因之一吧!”
“做學術,就是要有坐冷板凳的心里準備,并且還要有寵辱不驚的心態,時刻保持著冷靜,這才能夠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真正潛力。”
很明顯,賈部長因為火箭發動機的試車成功,對于王東來的重視態度再上一個臺階。
可以說,從試車成功的這一刻,王東來的學術地位就再上了一層樓。
一個單純的數學家,只在理論上有所突破的國際數學家,學術地位高是高,對于現實生活的改變,其實并不算大。
因為數學總歸是要借助著其他學科,才能改變世界。
但是,當一個頂尖數學不僅能在理論上完成突破,還能將其應用在實際中的話,那情況就不同了。
王東來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此刻,楊安超等一眾航天領域的專家,看向王東來的眼神之中充滿了震驚和羨慕,以及淺淺的一絲嫉妒,一閃即逝。
掌聲足足在指揮中心里響了一分鐘。
任誰都沒有想到,一千噸推力的火箭,初次試車就獲得了成功。
所以,一個個就算是拍的手掌通紅,也是毫不吝惜力氣。
這不僅僅是見證了歷史,更是因為這次的試車的成功,更是一次巨大的功績。
雖說是這是銀河科技研發出來的一款火箭發動機,還是私營企業,但是后續的工作,都是國家隊在忙。
這份功勞,自然是有國家隊的一份。
此刻,張字節和黃爭兩人定定地望著指揮中心的巨大顯示屏,陷入了沉默之中。
足足愣神了好幾分鐘,兩人這才清醒過來。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兩人的眼神之中都閃過了一絲堅定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