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楊工應該多少也聽說了銀河科技對技術人員開出來的工資待遇福利,想必也能看得出來銀河科技對于技術的追求和看重。”
“我一直都有想要挖楊工的想法,只是之前沒有做出什么成績,不好開口,眼下力士發動機正式點火試車成功,我也算是有了一點自信。”
聽到王東來這么說,楊安超也不禁有些猶豫了起來。
他能聽得出來,王東來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是發自內心的。
并且,王東來說的也確實沒錯。
他都已經擔任過嫦娥無人太空實驗的總工了,已經算是在航天領域的巔峰了。
接下來的很多航天任務,幾乎是不可能再落到他手上了。
畢竟國內航天人才太多了。
既有老一輩的,也有中堅一代,甚至是還要考慮到年輕一輩。
人才的成長,離不開實際的項目來練手。
這么一來,就形成了狼多肉少的局面。
沒有項目,就發不了論文,獎金、職稱之類的自然也就沒有機會。
楊安超固然不在乎這些,因為那是他已經都有了。
可是他帶的學生還都沒有。
他也需要為自己的學生考慮一下。
如此一來,就讓楊安超陷入了思索和猶豫之中了。
不過,只是片刻的功夫,楊安超心里就有了決定,開口說道:“王總,這件事我需要好好考慮一下,我之后再給你答復如何。”
王東來自然是答應下來,就笑著點了點頭。
……
另一邊,唐都交大。
在成功點火成功的消息傳來之后,徐松堯神情都有些恍惚。
他可以說是親眼見證了王東來的崛起。
從一個普通的剛入學的大學生,一步步成為國際知名數學家,再到國家院士。
如果不是他親眼見證了王東來每一步,他都無法相信這些是真的。
經歷的多了,提高了震撼閾值之后,再看其他的天才,就總覺得差了很多,不算優秀。
然而,此刻在聽到王東來研發的火箭發動機成功點火試車,并且推力真的達到了一千噸,還是讓徐松堯這位對王東來一直以來都充滿信心的校長有些恍惚起來。
在短暫的恍惚之后,徐松堯就反應了過來。
“真的是撿到寶了!”
此時,徐松堯心里就只有這么一個想法。
一千噸推力的火箭發動機代表著什么,哪怕是徐松堯這個非專業的學者,都很清楚。
單單只是這個發動機,都足以將國內的航天火箭事業狠狠地推動到國際一流水平。
更不要說是太空探索和月球登陸研究等計劃了。
逐漸從興奮的情緒之中冷靜下來之后,徐松堯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王東來一直堅持的半導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