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當王東來進入會議室的時候,發現其他人都已經坐好了,并且一個個看向自己的眼神顯得格外復雜。
一看到眾人的神情,王東來就知道潘宏應該是透露了一點風聲。
不過,還沒有王東來說話。
陸洋就一臉復雜地說道:“王院士,你真的是給了我們好大一個驚喜啊!”
廬州量子信心研究所,雖說潘宏是帶頭人,但實際上真正在實驗室,主持常規工作的卻是陸洋。
之所以潘宏愿意放權出來,也是因為陸洋有這個能力。
在量子計算機領域,陸洋也展現出了極為強大的學術天賦。
他們完成的這款原型機,其實大部分的功勞都在陸洋的身上。
如果一旦公布出去的話,陸洋也將會立馬成為學術界的新星。
對于自己的能力,陸洋心里也有數。
雖然在平時里,表現的很是平易近人,但在他的心里,卻是極為高傲。
王東來提出一個月的時間,拿出一個設計方案出來,陸洋心里既是震驚,又覺得荒謬。
可是,這個想法并沒有持續多久。
當從潘宏嘴里得知了那份設計方案的存在之后,陸洋一夜未睡。
若是細看的話,完全能夠從陸洋的臉上看出疲憊之色。
想了一晚上,他都沒有想明白王東來的設計思路。
從系統算法,再到整體架構,都能感覺到這份設計方案的優秀之處。
雖然沒有完全看懂,但是在看完了這份設計方案之后,陸洋還是有所收獲的。
他有十足的把握,如果讓我重新設計制造的話,絕對會拿出一個比之前更為優秀的產品出來。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比不過王東來的這份設計方案。
單單就只是一個糾錯問題,就能看到差距。
他們之前設計的原型機,大概在千萬次計算,才會錯一次。
但是,在王東來的設計方案里面,糾錯能力就直接達到了億次錯一次的程度。
看似是只有十倍的提升,但是在實際應用層面,已經是無比夸張的差距了。
前者,還只能說是原型機,無法直接應用。
但是后者的話,就已經初步具備應用能力了。
陸洋雖然醉心學術研究,但也懂得一項技術,具備應用能力與否的差距有多大。
具備應用價值的,哪怕是再難,也會有人有機構前赴后繼的研發下去。
而不具備應用價值的,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就會少上太多了。
越是明悟這份設計方案的優秀,陸洋就越是驚嘆于王東來的高超智商。
他實在是根本無法想象,王東來究竟是何等的天才,才能在短短的十來天,就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做出這么大的突破。
而這還不算最讓他覺得震驚的。
這份可以深度操控三十個超導量子比特的設計方案,居然在王東來的眼里還不算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