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東來這么說,王強和李杰眼睛頓時有些瞪大起來。
顯然是有些意外。
月球背面的探索,按照航天領域的計劃安排,還需要好幾年才能實現。
但到了王東來的嘴里,就成了一個很簡單的事情。
這種反差極大。
不過,說這個話的人是王東來,所以兩人并沒有多少質疑的表現。
畢竟,王東來的能力,他們已經親眼見過了。
“王院士,聽你這么說,我忽然期待起來。”
“是啊,能夠看到月球背面的風景,這絕對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王強和李杰,分別感慨著說道。
“航天事業,其實我們才剛剛邁出一小步而已,等我們什么時候真正地能夠在月球上站住腳,扎住根,才算是真正地走出邁向宇宙的第一步。”
“一個可以生態循環的月球基地,起碼要供給一個大約一百人團隊一年所需的物資,這才算是合格。”
“再搭配著空間站,如此才算是初步形成了體系。”
“真的到了這一步,我們可以選擇在空間站里做實驗,也可以在月球基地上進行實驗。”
“人工智能技術,最適合的應用場景,其實就在宇宙這樣的獨特環境里面。”
“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配合著遠程操控,操作著開礦機械,進行開采月球基地上的資源,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不管怎么說,地球才是我們的母星,多保留一點資源下來,對于我們的后代來說,就多了一分可能。”
“以月球基地為踏板,從而向火星等其他星球進行發展。”
“……”
王東來說這些,并不是為了宣揚自己的牛皮。
而是因為,他就是這么想的。
銀河科技的發展,以及他個人在學術上的成就,都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度。
他有什么追求,完全可以說出來。
上面知道了,也會更加放心起來。
事無不可對人言,他一直都沒有遮掩過自己的想法。
提出這些,也不需要過多考慮什么。
光明正大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反而是最有用的做法。
要么是被人認為是狂妄之徒,要么就是吸引同類之人。
如此一來,反而是效率更高。
楊安超愿意從航天中心退出,加入銀河科技,其中就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王東來表現出來的真誠。
王強和李杰,也是第一次聽到王東來這么說。
兩人的心里,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科技的發展,有時候比現實更加離譜。
兩人也不敢肯定,王東來說的情況會不會發生。
情感覺得不大可能,但是理智上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