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
王東來等人在太空上也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于是,就順利地引來了返回。
在地面指揮大廳的控制下,飛船在太空中重新點火,開始朝著地球飛去。
太空環境下,根本不用一直點火,只需要提供動力就行。
很快,就進入到了自由滑行階段,返回艙返回大氣層。
飛船的返回,這都是有嚴格的計劃的。
比如說是返回艙的落地點,這就需要計算。
最好的當然是在國內,是在之前設定好的位置降落。
畢竟,返回艙從外太空返回,多少還是有一定的危險的。
在逼乎上,就有過這么一個問題。
如果返回艙落到了國外地區的話,該怎么辦?
這個問題,王東來前世的時候,也在網上看到過,不過各種答案都有,也不知道真假。
而這一次,在登月之前,王東來還專門問過這件事。
于是,就知道了這件事要是發生了的話,會怎么處理。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這種事情極大可能是不會發生的,發射載人飛船的時候,就已經提前考慮好了這個問題,國際全球有很多類似的公約,實際操作層面上也有具體的預防措施。
比如說是,咱們國內的就有超過十幾位的駐外大使,身上配備著返回艙門的鑰匙,預防這種情況出現。
并且,我們在國內設置的有救生區,還在海外設有相對應的救生區。
除了白頭鷹聯邦之外,還有六個海外救生區,國外一共有七個應急搜救區,涉及11個國家。
大使不僅配備的有鑰匙,還接受了培訓,如果真的一旦發生了這樣的突發事件,那么大使就要在第一時間趕到救生區,為飛船打開艙門。
這種應急措施,其實在我國的航天事業前期就已經做好了。
而且,伴隨著我國的航天事業不斷發展,應急措施也越來越嚴密完善。
上升段的陸上設有四個應急救生區,海上也有四個應急濺落區,位置從飛船入海開始,一直到第二島鏈以東的關關島附近。
在運行段,為實施自主應急返回,在國內外共安排了10多個飛船自主應急返回救生區。
在內蒙主著陸場,承擔飛船搜索回收任務的有前置雷達站和測控站、空中搜索分隊和地面搜索分隊,可保證飛船返回艙著陸后,迅速準確鎖定著落點,以最短時間對航天員進行救援。
就連陸場搜救人員都是辦好了外國簽證的,以防降落到外國,可以最快速度前往營救,至于這個國家是哪個大家心里應該有數。
就是不知道是直接開車開直升機沖過邊境直撲著陸點還是坐民航機繞一圈了。
而在東亞地區,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最緊張的其實不是我們。
因為他們會老老實實的蹲在原地,隔著大幾百米圍得嚴嚴實實,而且24小時開直播,表示自己連一個指頭都沒碰過,然后恭候上國天使前來收回。
領導講述的時候,也沒有忌諱這一點。
畢竟是內部講話,又不是對外媒體公開發言,沒有必要藏著掖著。
聽到這些,王東來也算是解開了自己前世心里的一個疑惑。
在降落過程中,三人并沒有什么心情去聊天。
和飛上天一樣,此時都在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
草原地區。
搜救部門和相關部門,早就做好了準備,時刻地盯著從天上掉落下來的返回艙。
這一次的飛船發射,具備很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