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來講的還是數學。
一千多人的大禮堂,還是座無空席,甚至于還有一些坐在過道里的學生。
以王東來的能力,進行數學講座的話,自然是無比的吸引人。
已經見識過的,自然不愿意放棄。
第三天。
王東來講了半天講座之后,就放下了手中的筆。
“好了,今天的數學講座就到了這里。”
“接下來呢,我就和大家談一談,聊一聊。”
“我比在座的諸位,也大不了幾歲,甚至于還小兩歲。”
王東來臉上帶著笑意,開了一個玩笑,活躍起氣氛來。
王東來說的是實話,他今年才22歲,一些研究生和博士,都已經25或者26了,自然要比王東來還大。
“很多人都在網上問我,問我為什么可以在這個年級做出這么多,這么大的成績。”
“說實話,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回答。”
“我能怎么說,說我有一點學習天賦。”
“利用我的天賦去賺錢,拿著三十萬的獎學金在股市里面賺了幾千萬,然后去辦公司,再用自己的科研天賦,研發出幾個實用專利,又換了一大筆錢。”
“這么一想的話,確實是有些太過分了。感覺像是在赤裸裸的炫耀。”
“可是這些都是實話,不過相比較實話,我更認可另一句話,那就是天賦決定上限,努力決定下限。”
“做學術,搞科研,是一個坐冷板凳的工作,很少有人能夠在年輕的時候,一舉成名。”
“正是因為少,才會顯得這樣的事情很具備吸引力。”
“我今天更想和大家談談,唐都交大在國內,也是一流院校了。”
“能夠考入這個學校的,絕對是當年高考的尖子生。”
“也就是說諸位都是當年同屆之中的佼佼者,不然的話,也沒有辦法來這里。”
“大家有想過,你們讀書的目的是什么嗎?”
“小的時候,我沒有想過這些,在電視上看到科學家很厲害,就想著去當科學家。”
“以為自己能夠隨便發明東西,但是長大了之后,才發現,自己小時候以為的科學家,應該是電器修理師父。”
“我爸媽供我讀書,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在學校里面好好念書,出來了找一份好工作。”
“那么,大家的讀書目的是什么呢?”
王東來說到這里的時候,神情已經變得嚴肅起來。
并沒有找人回答這個問題,王東來繼續說道:“其實,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對于普通人,我們絕對不能給予太高的道德束縛。”
“比如說,讓普通人去節省電,節省水,節省糧食。”
“這是一個很無恥的提倡,普通人能用多少電器,能用多少水,能吃多少飯菜,能浪費多少。”
“一個最為簡單的事實證明,普通人能夠占據擁有的社會資產才有多少,能夠浪費的就更少了。”
“一個高爾夫球場每天耗水4000噸,這足夠四千個家庭的一天用量了。”
“4000噸水用去灌溉農田,會產出多少莊稼,很多人都沒有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