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們能夠切實地做出成績,做出旁人無法質疑,無法否認的成績。”
“不用我們特意去宣傳,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這兩年,咱們學校的招生分數快速提升,就是一個證明。遑論,學校經費的巨幅增長了。”
“這代表著,我們走在一個正確的路上,只要繼續走下去,未來肯定不會差。”
“但是,誰也不知道這需要多長的時間,也不知道會不會出現什么意外。”
“我們不能看著時間白白流逝,有些時候,就應該做的更加激進一些。”
“徐校,我想代表銀河科技,和唐都交大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協議。”
“當然了,意思是這么一個意思,名義上可以換個更好聽的。”
“不知道徐校是什么想法?”
徐松堯在王東來開口的時候,心里就有大概的準備了。
但是等到王東來說完,還是不禁倒吸一口冷氣。
王東來的設想,實在是太大膽,太激進了。
趕超清北,這個想法徐松堯不是沒有過。
在他二三十年前的時候有過,在夜深人靜的夢里有過。
但在實際生活中,徐松堯卻很現實,根本就不曾這么想過。
因為,他知道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起碼,在他的有生之年,這是不可能的。
他也是院士,也是高校的領導,所以就更加了解清北的底蘊。
不提那些從清北走出來的大人物,就光是清北和那些頂尖研究所的合作,以及進行的頂尖技術研發,就是國內其他高校根本無法比擬的。
國內每年撥下來的高校經費,清北都是斷檔的存在。
更不要說是國內外的富豪還會對清北進行捐款了。
人才、政策、資金、項目等,清北都是國內當之無愧的頂尖高校。
雖然有個所謂c9聯盟,但如果將清北單獨拿出來,置于c9其他高校聯盟之上,恐怕也沒有多少人會反對。
徐松堯有心想要勸說王東來放棄這個想法。
但是,話還在嘴里,就被徐松堯咽了下去。
很簡單。
他不覺得王東來是口出狂言之輩。
從王東來的崛起過程中來看,他一直都在保持著一種快速進步的狀態。
從發表核心期刊,到證明數學難題,再到陸續搞出國之重器。
這個時間,只是短短的兩三年而已。
兩三年時間,對于科研來說,絕對不能說是一個長時間。
有時候,一個項目可能會持續十幾年,幾十年。
就像是量子計算機,從誕生這個理念開始,再到初版原型機,經歷的時間都已經這么漫長了。
要是沒有王東來研發出來的白澤量子計算原型機出現,誰也無法保證,可以初步用于實際應用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會在什么時候出現。
而這個記錄和猜疑,在白澤量子計算原型機橫空出世,消失的無影無蹤。
毫無疑問,王東來創造了一個奇跡。
不僅僅是一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