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這是x米的澎湃芯片,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x米推出了澎湃s1,采用的是28納米工藝制程,最高主頻達2.2吉赫茲。”
“但是,放眼全球,這個工藝水平其實相當落后了。”
“目前,阿斯麥已經在研發7n工藝的路上走了很遠,差距極為明顯。”
“而這一次技術驗證,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嘗試7n制程。”
“這一次技術驗證的所有步驟和設備以及技術,都是百分百的國產。”
“eda設計軟件,是我們自己研發出來的,光刻膠是,封裝設計方案是,刻蝕技術是。”
“并且,在這個步驟中,一些制造細節技術,也被我們進行攻克。”
“比如說是電介離子水清洗技術、光刻對準技術、曝光技術等等。”
“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一句,這一次技術驗證只要成功,那么就意味著我們徹底完成了半導體產業鏈的國產化,一躍成為半導體產業強國。”
“依靠我們的強大生產力,以及產業鏈統合能力,我們的產品將會擁有極大的成本優勢,從而占據更大更多的市場。”
賈部長因為是不太懂這方面的技術,畢竟這里面的很多東西都是非本專業的內行人士,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的。
所以,王東來才會對賈部長進行講解。
光刻工廠和光刻機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但是具體到制造工藝的話,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光刻機是小而精。
光刻工廠就是一個力大磚飛了。
兩者在芯片制程的數量上,就有著極大的差距。
后者是前者的十倍還要多。
而這一次,王東來也沒有放置太多的晶圓。
除卻了7n工藝之外,還布置的有14n、28n等。
光刻工廠主打的就是效率更高,要做技術驗證,自然也要注意這一點。
只要是這一次的芯片瑕疵率和最終性能能夠達標,就可以正式對外宣布,光刻工廠技術驗證成功。
此時。
在外面參加這一次技術驗證的眾人,也都是緊張萬分。
國內和國外,分成了兩個團隊。
前者自然是希望能夠成功,而后者毫無疑問地希望此次驗證徹底失敗。
站在彼此的角度,這都沒有錯。
“真是一場可笑的鬧劇!”
來自三星的金泰陽,在會議室里忽然冷笑著說道。
“我注意到,貴國這一次居然沒有采用我們的技術,不僅僅是沒有采用我們的設備,就連其他國家的技術和設備也都沒有采用。”
“我簡直難以想象,這個項目是如何通過的。”
“一臺光刻機,它的零部件超過十萬個,來自全球各國的頂尖技術。”
“瑞-典的軸承,法-國的閥件,白頭鷹聯邦的光源,德-國的鏡頭和工藝流程,櫻國的光學技術,我們的分配技術等等。”
“這每一項技術,都是全球領先水平。”
“從技術角度來說,我并不認為華國在這么短的時間,可以一次性突破這么多的技術難關。”
“而光刻流程又是極為細致的工作,一旦出現了一點問題,最后的結果都不會理想。”
“我認為,我們這一次很大可能會是白跑一趟。”
金泰陽站起身來,神情之中流露出幾分對光刻工廠的不屑,冷聲嘲諷說道。
這一番發言,也頓時引來了同外海外巨頭的認可,以及國內廠商的反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