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你真的是太為難我了!”
“我覺得單單只是這個太空站建設,就已經是我最大的能力范疇了。”
“不管是登月,還是月球基地和后續的開發計劃,還是南天門計劃。”
“我真的是沒有這個能力。”
“不是我在畏難,而是我真的沒有這個能力。”
“太多的技術難點,說實話,要不是這些計劃都是你寫出來的,在其他地方看到,我都會把它當成一份科幻小說材料來看,根本不會當真。”
“也許,以我們國家的發展速度,再過個三五十年的話,還真有可能會實現這一點。”
“現在的話,我真的不覺得我有這個能力。”
楊安超說的很認真,臉上帶著一絲苦笑不得。
其實,對于楊安超的反應,王東來并不意外,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出生安慰道:“楊工,不用喊我什么董事長,在這里,我們都是技術人員,沒有什么其他的身份。”
“太空站建設只是第一部,我們今年的任務就是在太空上建設一座屬于我們的太空站作為中繼站。”
“另外,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在年底的時候想辦法進行一次登月行動。”
“當然了,至于是無人登月,還是載人登月,還有待考慮。”
當王東來說到這里的時候,楊安超的嘴已經張大了。
他原本以為自己看到的那些未來發展規劃,就已經夠瘋狂了,但是沒有想到王東來比他所看到的那些計劃還要激進。
一年的時間,建設一座太空站。
有難度,但還是有幾率可以實現的。
但要是以銀河科技一家企業的力量,就能完成登月的話,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捅破天了!
放眼全球,目前已經完成登月的國家不超過一手之數。
這還是包括了無人登月,以及一次性軟登錄。
要是銀河科技也做到了這一點,楊安超已經能想象到到時候會在全世界引起什么樣的震動了。
楊安超心里震動,有心想要說些什么,還沒有來得及說出來,就被王東來后續的話所吸引。
“楊工可能覺得我們無法完成登月計劃。”
“但是,我并不這么覺得!”
“接下來的一年時間,根據計劃,我們將會發射最低二十枚的火箭,攜帶大量的物資,前往太空建設太空站。”
“每次發射,都是一次嘗試,測試‘力士’號火箭發動機的性能。”
“等到真正順利發射二十次的時候,也就可以證明這款發動機是穩定,成熟的一款產品了。”
“每次前往太空攜帶的物資,也可以變成登月計劃所需要的東西。”
“如果是無人登月的話,我們不需要考慮航天服,也不需要考慮返回的燃料問題,很多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難度也一下子下降下來,只需要我們在通信領域完成突破,利用量子通訊,可以控制落在月球上的基地車和工程車的話,那我們的基地計劃,還有多大的難度呢。”
楊安超作為技術人員,當即就回道:“王院士,你說的這個情況,乍一聽是可行的,但是卻忽略了在月球上建設基地的話,所需要的龐大能源問題,從何解決。”
“真空環境下,又是在月球上面,我們是如何來獲得豐富穩定的能源,來供應基地工程建設”
“我們總不能讓火箭攜帶大量的電池前往月球吧,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所需要的電池以及火箭發射次數就是一個海量了。”
“這還沒有說通信問題,量子通訊技術,要滿足從月球到地球的通信,又是做基地建設,所需要的通信技術難度之高,信號延遲要控制在一個極低的程度。”
“哪怕是目前,我們也必須經過專門改造,才能完成這樣的事情。”
“更不要說是把距離拉到月球和地球這樣的距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