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時候,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因為資金問題停滯,于是雙方一拍即合,一個出技術,一個出資金,合作研發。
好景不長,在白頭鷹聯邦的插手下,不到一年的時間,歐洲直接翻臉,單方面拒絕了和我們的合作,把我們踢出局。
經由此事,國內再次明白一個道理。
那就是金錢買不來技術!
而面對西方的封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蹣跚起步。
兩千年,北斗一號第一顆衛星發射成功,三年后,三顆衛星成功飄揚在太空上,華國也一舉成為繼白頭鷹聯邦、大毛之后,第三個擁有自主導航系統的國家。
之后,更是捷報頻傳。
2007年,北斗二號成功發射并傳回信號,目前正在發射的便是北斗三號。
根據計劃,北斗三號最后一顆衛星將會在2020年上天,到時候,將會建成一個100%自主可控的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還有一個夸張的記錄。
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
那就是,迄今為止,發射的所有北斗衛星,沒有一例失敗,成功率高達100%。
王東來之所以來的這么早,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受到航天局的邀請,將會在衛星監測上出力。
當王東來到的時候。
基地的工作人員已經開始工作了。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到現在,已經是一個極為成熟的產品了。
就連發射北斗衛星的長征火箭,也是如此。
能夠保持百分之百的發射成功率,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可就是這樣,航天局還是邀請王東來參與其中,幫忙尋找問題,解決問題。
這體現出的精益求精精神,便是保持這個成功率的關鍵。
取得這樣的成績,而沒有驕傲,依舊保持著冷靜,這樣的心態,想不成功都難。
這一次,給王東來介紹的人,就不是賈楠了。
和賈楠的隱隱有些敵對的情緒不同,火箭工程組組長齊格就表現的很親切。
主動地走到王東來的面前,熱情地給王東來介紹了起來。
“王院士,長征三號乙型火箭是一款很成熟的產品了,各項數據我想您應該都清楚。”
“您要是有什么好奇的地方,都可以問我。”
“其實,按照我的想法,這根本就沒有給你介紹的必要。”
“您研發出來的力士號火箭發動機,將會徹底改寫咱們的航天火箭。”
“目前,據說已經有完整的火箭設計方案做出來了,今年可能就會在新的火箭上實行。”
“并且,在明年完成初步更換。”
齊格對王東來研發的力士號火箭發動機極為的推崇。
王東來能明白,齊格這是典型的技術人員思維。
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對著齊格說道:“齊組長,正是因為有你們之前的一點一滴的技術積累,才會有現在的航天技術。”
“沒有人可以一口氣吃成一個胖子,沒有打好地基的話,更不可能建造高樓大廈。”
“大家都是航天工作人員,做的每一份工作都是有價值的。”
“我們只是分工不同,但是貢獻都是一樣的!”
“這一次,我們研發出來的火箭,也和以往的火箭有所不同,要是齊組長感興趣的話,可以和我們多交流交流,大家相互取長補短。”
聽到王東來這么說,齊格的臉上頓時興奮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