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商業火箭公司有一個無法避開的問題。
那就是盈利!
和國家隊不同,國家隊有整個國家作為后盾支持,可以把時間線拉長,每年按照撥下來的經費去搞研發。
并且,還能因為國家隊的特殊,靠著穩定性的工作以及榮譽感,吸納大量的人才。
而民營航天公司就只能靠著豐厚的工資福利待遇去吸引人才。
要是靠夢想和理念的話,那只能是詐騙。
銀河科技是因為斗音以及頭條等業務賺錢能力太強,還有著一個長青液這個近乎壟斷了生發市場的超級暢銷品,導致了銀河科技的利潤率極高。
錢在少的時候是錢,到了一定數字之后,就成了資本。
這么多年,如果只是放到銀行里面吃利息的話,完全就是一種浪費。
聰明有能力的財務,就會進行各種財富增值操作。
只不過,王東來并沒有這么去做。
一枚火箭從生產到制造,再到發射,耗費的資金超過十億。
這樣的成本,已經超過了全國百分之九十九的企業。
哪怕是很多上市企業,一年到頭的利潤都沒有這么多。
結果,在銀河科技這里,只是一次火箭發射的成本。
而對于銀河航天的人來說,靠著集團的撥款,可以大膽地進行發射,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感覺。
要知道,他們這些被銀河科技挖過來的工程師和科研工作者,都是一些技術中層。
好聽點叫做技術中層,難聽點就是牛馬。
難題交給他們,榮譽卻沒有他們。
這才是他們的處境。
來到銀河科技之后,他們就體會到了一種新的生活意義。
沒有那么多的無謂的人事,只有技術上純粹的討論。
公司福利拉滿,只需要埋頭干活就行,付出都會在自己的工資中體現出來。
所以,對于銀河航天的工作人員而言,他們是最不希望銀河航天被集團削減經費,或者是放棄的。
于是乎,他們就在工作之余,自發地想辦法,看能有什么辦法增加業務,增加利潤。
而想來想去,他們也想到了一個辦法。
那就是賣門票,吸引全國對航天感興趣的游客近距離地觀看火箭發射。
這也是在看到酒泉火箭發射時,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觀眾,圍的水泄不通而得到的靈感。
此時。
當王東來提出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支持的時候,就立即有人想到了這一點。
“董事長,我們有一個想法,是不是可以打造火箭文化旅游產業。”
“在發射場安全范圍內,建設一些觀光位,配套一些住宿等設施,吸引全國對航天感興趣的觀眾前來參觀火箭發射。”
“我大致地統計了一下,之前酒泉火箭發射的時候,引來了超過二十萬人的圍觀。”
“帶來的旅游收入,超過了三千萬。”
“這筆錢雖然相比較于整個火箭發射耗費的資金,顯得很少,但是多少也算是一個進補。”
“同時,也可以通過宣傳,對外打造出我們高科技研發的企業形象,我認為是兩全其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