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為公司賺錢的時候,你好我好大家好。
現在一遇到了問題,原本表現的極為通情達理的股東就瞬間變了態度。
在他們的施壓下,蘋果推出了一系列關于銀河科技的制裁措施。
這些措施不能說沒用,但是沒多大用。
反而是經過他們這一鬧,令得原本還在猶豫的華國品牌直接堅定了決心。
哪怕是海外產品被制裁,一方面進行訴訟反擊,一方面則是加快了鴻蒙系統的研發速度。
偷雞不成蝕把米。
現在,擺在蘋果面前的選擇就很簡單了。
要么是堅持到底,賭華國在壓力之下,放棄對銀河科技的支持,放棄數字服務稅。
要么就是及時認輸,繳納數字服務稅。
前者,可能要承擔會丟失華國上億客戶的準備,放棄每年上百億美元的收入。
后者,則是可以保住用戶,只是收入沒有之前高而已。
要是選擇后者的話,除了傳出去不好聽之外,要承擔一些國內壓力之外,就只剩下好處。
比如說是通過讓步,再以蘋果的體量,和華國,和銀河科技談合作。
在蘋果手機上搭載玄武電池,蘋果新能源汽車也可以搭載玄武電池等等。
至于說是推廣鴻蒙系統操作系統,只要不是強制性的,必須要求蘋果放棄ios,庫克就不慌。
他相信憑借ios系統的優越性,可以在操作系統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只是,如果真的這么做了,庫克就要承擔一些責任和罵名。
這也是庫克憤怒的原因。
憤怒之后,庫克就讓
因為這件事,蘋果的股價都已經下跌了不少,市值蒸發上千億。
要是不早點把股價拉回來,庫克的ceo位置恐怕也坐不穩了。
……
庫克的速度很快。
第二天就來到了京城。
以庫克國際巨頭蘋果ceo的身份,來到京城,所受到的待遇是不低的。
在見相關領導之前,庫克就通過智囊團,做了兩手準備。
承諾在華增資100億美元,建立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
同時愿意加大華國的智能產品代工,遷移更多的產業和促進更多的工人就業。
而提出這樣的條件,庫克自然也是有自己的需求,那就是玄武電池的專利授權。
在蘋果的智囊團里,對于這一點,給出的成功概率是百分之五十。
一半的成功率在于蘋果是一家國際巨頭,享有不菲的國際聲譽,華國可能會為了打開國際市場,再加上蘋果給出的優惠條件,而選擇促成此事。
另一半的失敗率則是在于,玄武電池實在是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