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明了就是想要示好,或者是吹風。
基本上可以確定王東來將會獲獎!
懂行的人在意的是,為什么此次諾貝爾獎評選會破例,提前泄露消息。
而普通網友則是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王東來牛皮!
紐約時報:“他一個人終結了硅谷時代?”
衛報:“beijig’snobelhackig?”
白頭鷹聯邦的一些媒體在標題上極盡渲染威脅,將王東來形容成一個恐怖大魔王。
“玄武電池功率涉嫌數據造假!”
“鴻蒙系統疑似剽竊麻省理工開源代碼!”
“長青液不適作為日化用品,而是應該作為藥物,需要進行臨床試驗,很顯然,長青液是為了避開臨床試驗而特意將其歸為日化用品。”
“造神背后:起底王東來院士官方背景!”
“以技術攪亂市場,操縱資本,短短幾年間,銀河科技市值超過萬億背后的秘密。”
“諾獎應該堅守非政治傳統!”
“提前泄密是對123年的歷史的諾獎史最為惡毒的褻瀆!”
可以說,國外的網友和媒體對于這件事的意見都很大。
張嘴就是破壞了規則,要求取消王東來的提名資格等等。
消息很快就傳回了國內。
諾貝爾獎!
國內其實在2012年的時候,管謨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也是第一個獲得該獎的國人作家。
后有屠呦呦在2015年的時候,因為發現了青蒿素,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
所以,諾貝爾獎在國內的獲獎記錄并不是零。
但是,王東來這一次卻不同。
從諾貝爾獎官方給出的理由就能看得出來。
‘為表彰王東來在能源-信息-航天-半導體等領域的開創性貢獻,委員會破例將王東來納入物理/化學雙獎終輪候選名單。’
一次性獲得兩個重量級別諾貝爾獎,這樣的事情放到諾貝爾獎史上也是一個極為少見的。
如果王東來這次可以獲獎的話,還會打破最年輕獲獎者勞倫斯的記錄,在1915年,他以對x射線晶體架構的研究而獲得物理學獎,獲獎時只有25歲。
而王東來,現在只有22歲。
消息傳回國內,網絡媒體頓時熱鬧起來。
“臥槽,是不是我起太猛了,還在做夢?”
“我們是大國,不在乎這些表面的東西!”
“話說這有什么好激動的,不就是一個諾貝爾獎,有什么了不起的,人白頭鷹聯邦都已經有377人獲獎了,排名第二的日不落有130人,而我們呢,滿打滿算也才不過兩人而已,就算是王院士這次獲獎了,也才三人而已。”
“誰說只有三人,楊老、李老、丁老、崔老、錢老這些也都獲得了諾貝爾獎,怎么能少的了這些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