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水縣,王家村。
作為王東來的老家,從銀河航天宣布要進行載人登月,并且把航天員定為王東來的時候。
整個安水村都沸騰了起來。
從名字都能看得出來,王家村其實就是一個姓的大村,彼此之間大都有著較為緊密的關系。
再加上王東來出名之后,對于自己的家鄉也幫扶了很多。
不管是給老家教育系統的捐款,還是幫扶產業,都實打實地幫到了老家的人賺到了錢。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王東來并沒有讓王家村的這些親戚們,進入銀河科技當個管理層什么的。
有能力的,有本事的,王東來也不會攔著。
可是那些年齡略大,讀書不多的,又沒有多少技能的,就留在了老家工廠里面干活。
這些工廠都是奔著王東來的面子而設置,或者是干脆專門辦下來的。
所以在待遇方面還是很不錯的,離家近,還有不錯的工資。
如此也算是滿足了這些親戚們的胃口。
這兩年里,不管是王東來還是王延興其實都很少再回來了。
原因倒也簡單。
上面沒有老人,王東來又在唐都市買房,王延興和曹淑嫻也不是那種享不了福的老家伙,離開土地就會懷念。
說實話,對于還不到五十歲的王延興以及曹淑嫻來說,他們壓根就不喜歡土地。
如果不是迫于生計,沒有選擇,他們也不會去當農民。
原本還想著苦自己一輩子,為王東來做積累,把他送到城市里面立足,托舉下一代。
但是卻沒有想到王東來這么有出息。
心態轉變之后,兩人這幾年里就開始享福起來,好好保養身體。
就連兩家比較親近的親戚,也都跟著來到了唐都市。
還留在老家的,都是比較遠的了。
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是很少回老家了。
不過,雖然王東來和王延興不回去,可對于老家卻沒有忽視。
逢年過節,也都準備一點禮品送給老家的親戚們。
這一次,銀河航天載人登月實驗,王家村就引來了一支采訪團隊。
這樣的采訪團隊,在王東來成名了之后,其實來的很多。
從他學習的小學,中學,再到高中,都不知道接待了多少回。
作為他讀書時期的幾位班主任,也被采訪了好幾回。
甚至于就連村里也接到了兩回采訪。
此時,這支采訪團隊,也在關注著天上的登月工程。
當看到畫面里面出現王東來踩在月球上面的時候,所有人都沸騰了。
這幅畫面,也不知道被多少人截圖下來。
全網的互聯網平臺都在刷這幅圖片。
“這是人類的一小步,卻是文明的一大步!”
“從今之后,人類航天史將會有兩個篇章,一個是海外篇章,一個是華國篇章!”
“太帥了,我們終于登上了月球!”
“簡直難以相信,我有生之年還能看到這一幕。”
“這是航天事業的偉大豐碑,我們正在見證歷史!”
“從王東來出現之后,我們已經見證了太多次的歷史了,和王東來一個時代,將會是我們最大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