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你一介白身,拿什么來立軍令狀,你一人背得起這兩千義軍的性命嗎?”劉焉悠悠地反問道。
這話里話外,所流露的輕蔑之意,讓劉備的臉色都隱隱有些漲紅。
或許,別人會對劉備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高看一眼,但劉焉作為被朝廷官方承認且身居太守一職的漢室宗親,根本就不會重視一介白身的劉備。
關羽見狀,那微瞇著的眼睛流露出一絲殺意,然后往前一步,也不對劉焉拱手行禮,而是高聲道。
“關某,也愿與大哥共立軍令狀。”
“你又是何人?”
劉焉再度反問了一句,顯然沒有將聲名不顯的關羽放在眼里。
只是,令劉焉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連串的話語卻也無形之中激怒了兩千義軍。
這兩千義軍幾乎每一個都是劉備親自招募的,或許劉備稱不上知兵懂兵,但是劉備卻是具備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個人魅力,讓這兩千義軍內心對劉備可謂是多有尊敬。
如今城門之下的一番爭論,除了暴露了作為外來官員的太守劉焉頗為無恥之外,更是將劉備的仁德大義給凸顯了出來。
站在這些涿縣出身的義軍眼中,劉備所做所為完全就是為了保護涿縣的鄉親父老,為此不惜散盡家財,賭上性命立上軍令狀。
然而,劉焉盡管說得大義凜然,但那些豪族地主出城暢通無阻,對于劉備卻是多加阻礙,無疑是顯得別有用心。
“我亦愿追隨劉大人立下軍令狀。”
先是頗為零碎的一兩聲,然后這一句話在義軍之中越發的整齊響亮。
最后兩千人所爆發的洪亮聲音完全響徹小半個涿縣,震得一些目睹這一幕的怯懦之輩臉色都有些發白。
劉備聞言,卻是感動不已,轉身朝著義軍們躬身行禮道。
“備何德何能,讓諸位如此抬愛,備在此立誓,定與諸位同生共死。”
回應著劉備的,是一個接一個自發單膝下跪的義軍將士,表示著愿意追隨劉備保衛涿縣的決心。
這一幕,看得李基內心亦是顫動不已,暗自感嘆了一句軍心可用。
同時,也不禁為劉備獨特的人格魅力而心生贊嘆。
盡管劉備之所以如此快就收攏了兩千義軍之心,是因為同鄉之誼的優勢,且劉備所做一切也是為了保護涿縣,但無形中也盡顯出劉備的個人魅力。
相對之下,李基自認遠遠沒有這種魅力與感染力,如此也難怪歷史之中劉備屢戰屢敗,卻始終有著一批君臣將士追隨左右。
而包括劉備、關羽在內全體義軍都愿意立下軍令狀,這也是將劉焉逼到了一個相當難堪的境地。
如若退讓,區區一介白身的劉備都敢不尊身為太守的劉焉之令,今后劉焉還有何威嚴可言?
但強硬留下這兩千義軍,眼看著這兩千義軍愿隨劉備共令軍令狀,劉焉也明白非但這兩千義軍不可能再為自己所用,甚至留在城內說不準會是個隱患。
(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