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仁德書院
兩日后。
這也正是李基刻意放出的消息之中的時間,再加上錦衣司是以著吳縣為中心鋪開的。
盡管由于時間尙短,錦衣司還遠遠沒有在整個吳郡各個縣城之中扎根,但是吳縣無疑已經徹底遍布錦衣司的成員。
因此,在短短數日之內,一則流言已經在吳縣之中喧囂塵上。
【李子坤于夢中得仙人“跳”所授,知一可斷世人于統兵謀略之道水準的戰場沙盤,只需于其上推演比試一番,便知其之才學。】
甚至,便是連戰場沙盤可將世人于統兵謀略之道具體劃分為哪五個層次,都說得可謂是有鼻子有眼。
最上者:數千年一出之神人,迄今未有;
次者:當世頂尖名將大賢,可堪冠軍侯、淮陰侯、留侯之列;
再次者:人中英杰,軍中柱梁。亦可比英布、彭越、蒯通之流;
最末者:其才學亦能顯于州郡。
且在最后還有一個不入流者,自然便是庸才。
一時間,由于這個話題與在吳縣之中名聲甚大的李基息息相關,且在錦衣司的暗中推動之下,幾乎是人口相傳,人人皆之。
販夫走卒、世家士子等均有所耳聞。
對此,絕大多數的百姓自然是權當是一個熱鬧,諸多原本就沖著李基而來的士子,則多認為李基實乃狂妄之徒。
許劭舉辦“月旦評”,點評天下能者,那也是積累多年方才逐漸被世人認可。
“李子坤,區區一介后學晚進居然狂妄至此?”
“沒錯,縱使他被盧公稱贊在推演之道上‘當世或無一人可堪敵手’,但他有何資格定下一沙盤以斷定世人于統兵之道的水準?”
“可笑!可笑!!”
“哼,待老夫出手破解其推崇備至的沙盤,便教之灰溜溜地退下。”
“那是,公則先生只需略微出手,想必便已是當世極限。”
……
在吳縣的一間酒舍之中,一郡士子打扮之人正語氣激憤地紛紛聲討了起來,言語之中對于那傳聞之中的李基多有輕蔑之意。
其中,被眾多士子簇擁在中心的潁川名士郭圖,臉上更滿是傲色,對于左右之吹捧可謂是享用不已。
唯有坐在郭圖身旁的許攸聞言,忍不住低聲提醒道。“公則,那李子坤可不容小覷,勿要大意了。”
“誒!”
郭圖撇了撇許攸,一撫短須,微微昂頭道。
“子遠,吾知你畏李子坤如虎,但非是所有人均畏他李子坤,那李子坤不過是弱冠之年,有何積累可言?”
“待吾郭公則輕取敗之,亦教那李子坤知人上有人的道理。”
許攸聞言,暗自冷笑一聲,將郭圖的心思看了個通透。
此前,郭圖憑借著展現才學,不斷積累名聲,倒也稱得上是一位“潁川名士”。
只是潁川之中人才濟濟,名士不說多如繁星,但也不在少數。
同樣也欲成為袁家座上賓的郭圖,僅僅憑借著一個“潁川名士”的身份可遠遠不夠。
因此,郭圖在得知袁家二子均有派遣使者結交李基,這便動了踩著李基邀名,繼而讓袁家二子看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