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吧,那少年便是從車轅直接跳了下去,然后取出錢袋隨手額外打賞了馬夫一些錢財。
‘而若是前天便開始派出信使,那么……’
不過這反倒是讓在場眾人為之安心了不少,起碼這足以說明劉備并非是倉促用兵,而是經過了李基的一番計算的。
或許每日忙于生計的普通百姓還沒有察覺得到什么,但一些嗅覺的靈敏度士子已然感覺到了幾分風雨欲來的氣息,暗中倒是忍不住猜測討論了起來。
“能有什么大事可出?我看你就是杞人憂天,吳郡之中的匪賊早就被劉府君給清得干干凈凈,不說吳郡可堪所路不拾遺,起碼比中原那邊亂糟糟的要強得多。”
傳遞命令的信使頻繁自治所離開前往各處,要么是出了什么大事,要么就是抽調兵力的前奏。
少年對于這個購木牌子的事都是頗為熟悉了,明白這個牌子是需要留給馬夫的憑證,屆時也跟官府向馬夫結算薪酬的時候需要用上。
“那公子請坐好咯。”
“那倒是,中原如今太亂了,一路南下時可見尸骸倒于官道兩側無有葬身之地。”
“哈!無墻之城?那李子坤好大的口氣,莫不是自詡建成之后無人能威脅到此地安危,所以不準備修建城墻乎?”
再自渡口抵達仁德書院的路上,少年也曾與馬夫交流了過一陣,知道在數月前這馬夫還是個實打實的農民。
旋即,在那少年的注視下,那馬夫并沒有趕著馬車直接沿路返回,而是朝著集市的某個方向而去,且隱約能看到那個方向上整齊地停著大量的馬車。
“有趣!”
“那煩請公子先到那邊購一個前往吳縣的牌子,我即刻就能出發。”
少年咧嘴一笑,然后開口問道。“不知去不去吳縣?”
少年晃了晃腦袋地說了一句,語氣之中的輕蔑便是連馬夫都能分辨得一清二楚。
除此之外,向吳縣周邊的縣城抽調郡兵同樣也是需要時間。
不過少年買了牌子進入馬車之時,開口道了一句。“還請前往吳縣的南門然后停下。”
趕車的馬夫操著一些口音地向著那少年開口道。
“若此乃李子坤所實行的治政之策,以小見大,倒也佐證了那李子坤治政一途絕非浪得虛名。”
‘南面!莫非是有山越犯境?’
想到這里,少年將葫蘆往著腰間一掛,也不去仁德書院那邊了,轉而卻是直奔集市的車行位置,恰好看到了正在給馬匹喂草料的馬夫。
不過,正當少年準備離去之時,卻是被酒肆之中幾人的談話給吸引了注意力。
從渡口往仁德書院而來的方向上,從來不乏這種口氣猖狂之人。
畢竟,人可以輕易渡江,士子們的馬車想要渡江可就不可能了。
不過由于少年所要求的是在吳縣南門停下,馬夫倒是需要繞上一點路程,但吳縣附近的道路平整程度遠非其余地方可比。
因此在馬夫刻意提高了些許速度的情況下,很快就抵達了吳縣南門。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