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在讀書上的天資一般,再加上年齡尙幼,所以對于李相所說的評價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并不妨礙阿斗聽懂了最后一段中“虎臣”的總結。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那就是亞父對于這位將軍還是相當推崇的。
‘亞父認證,那定然是極好的……’
阿斗點了點頭,然后正想要說些什么之時。
剛剛顧著咒罵二張的甘寧,連忙也從席間沖了出來,且懸掛于腰間的鈴鐺響起,就仿佛是自帶bg似的,也跟著單膝跪在了徐盛的身旁,高聲道。
“區區鼠輩,有我甘興霸在此,定然不讓他們踏入吳郡一步!少主請允我出戰!”
與徐盛的沉穩相比,甘寧無疑是另一個極端,張揚桀驁,整個人所洋溢著的是絕對的自信。
阿斗見狀,忍不住又朝著李相看了過去。
只是李基又沒有特意在李相這個小屁孩面前點評天下英雄,所以李相還當真沒有聽過李基對于甘寧的直接評價。
不過有一點李相倒是清楚的。
“少主,此前父親遠征瀛洲,航船之事所依仗的便是這位甘興霸將軍。”李相小聲地答道。
頓時,阿斗的眼神明顯亮了亮。
‘這個好,這個明顯更好,能夠被亞父所依仗的將領必有能力。’
心思純粹的阿斗,迅速地排出了次序。
能夠被亞父稱贊的徐盛雖好,但是甘寧可是被亞父作為心腹真正使用過的。
就在阿斗下意識想要點將甘寧之時,李相暗暗地拉了一下阿斗的衣角。
這讓阿斗先是有些疑惑地看向李相,然后就驟然反應了過來。
劉備不在吳郡的期間,作為嫡子的阿斗自然能夠在吳郡中起到穩定的作用,且莫看阿斗是個吉祥物,可一旦阿斗表現出偏向,那么臣下們如何會不衡量阿斗的想法。
不順著阿斗的意思,此事傳入劉備的耳中,會讓作為主公的劉備產生什么想法?
可若是順著阿斗的意思,一個五歲稚童在這等軍政大事上的建言跟胡鬧有什么區別?
所以,在離開吳郡之前,李基特意對阿斗進行了囑咐與教導,那便是讓阿斗學會在必要時刻如何當一個吉祥物。
那便是多看,多問,不表態。
盡管是臨時教導,但亞父的話,阿斗無疑是深深地聽了進去的。
因此,阿斗在硬生生將原本的話吞了回去后,努力學著平時劉備的模樣繃著臉,然后奶聲奶氣地開口道。
“二位將軍請……請戰其心可嘉,不知其余先生可有建言?”
阿斗的回答,讓原本已經做好了接下來如何圓滑取過主導權,將這一次會議給推行下去的賈詡頗為意外。
起碼,以著一個五歲稚童而言,能夠做到不搗亂且放權,就算是賈詡也不得不承認有幾分人主之姿。
這讓賈詡頓時感到幾分牙痛且喜悅。
牙痛的是,阿斗自小就如此推崇李基,且深諳放權之道,那么有劉備及阿斗兩代,李基的地位必然會穩如泰山;
喜悅的是,李基穩了,那老夫想必也穩了。
以著李基與賈詡之間的關系,不說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但也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賈詡如此想著,臉上神色不變地站了起來,道。
“少主,二位將軍皆有破敵之能,何必擇其一,使之合力而為,更是妥當。”
別人或許阿斗不熟悉,但阿斗還是認識賈詡的,明白賈詡與李基的關系匪淺。
而頗有充當吉祥物自覺的阿斗沒有出言表態,反倒是看向著在坐的其余人。
這也是阿斗從李基的教導之中所學來的,那就是不自行抉擇,而是參考一眾臣屬商議的最終結果而定。
簡雍也是隨之站了起來,朝著賈詡反問道。
“文和,適才季常已言及來犯之敵恐怕有十余萬之多,聽你的意思莫非是主動進攻不成?”
“不妥!不妥!”
不等賈詡回答,簡雍就自問自答地表明自己的看法,道。
“敵強我弱,不依仗堅城,等待主公率軍回援,豈有主動以卵擊石之理?當以主力固守城池,再集中郡中騎兵在城外騷擾敵軍后方,伺機斷其糧道即可。”
簡雍或許算不上是什么一流謀士,但亦是深諳兵法,這一番論述可謂是有理有據,讓不少人暗暗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