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范商哪里還敢硬氣?
除了將自己也曾呵斥顧均之事隱瞞了下來外,幾乎是竹筒倒豆子一般盡數給說了出來。
聽罷了顧均為大義而慨然赴死,未曾有損大漢絲毫顏面之事,帳中便是連最為理性的周瑜都不禁紅了眼眶,且有些懊悔提議如此遣使之事。
周瑜本以為大漢立國數百以來,已多次因漢使被害而興兵滅國,周邊諸國理應知曉漢使這個身份所代表的是什么。
再加上周瑜并非是日南郡人,并不是很清楚林邑國向來對日南郡以及大漢已經傲慢到了什么程度。
且大漢向來都有著“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的規矩。
所以周瑜提議遣使之時,還當沒有預料到林邑國的膽子居然如此之大。
至于從范商口中復述而出的顧均囂張話語,周瑜更是不覺得其中有什么問題。
上國使節訪一蠻夷之國,態度囂張一點,語氣霸道一點,怎么了?
莫非是大漢使節不配以如此語氣對蠻夷之國說話乎?
這一點莫說是周瑜不會覺得如何,誰要是覺得大漢使節對外應該卑躬屈膝,便是如今大漢的諸多大儒都會跳起來抽對方嘴巴子。
大漢自從北擊匈奴,南征南越,西開都護府之后,歷來對外都是如此強勢的。
“顧均,不墮大漢之威,大丈夫也!”
徐盛率先對此進行著表態。
“若是顧均未死,如此男兒當與之一醉方休。”甘寧也是流露出感慨之色。
“日南郡,亦有大丈夫!”周瑜有幾分感觸地說著。
惟獨孫策沒有吭聲,冷冷地盯著面前的范商,嚇得范商兩股戰戰地開口道。“我……我已經都說了,饒命啊,饒命啊……”
孫策一腳將范商踹翻在地,道。“滾!且將適才我所言一字不漏地告知罪人區連,我不日將至占城。”
“是是是。”
如獲大赦的范商幾乎是連滾帶爬地沖了出去。
而在范商倉皇離開后,以著軍帳之中的眾人也是紛紛出來,然后命人打開棺柩。
看著棺柩之中人首分離的顧均,眾人俱是悲怒交加。
且林邑國明顯沒有什么好的縫尸匠,僅僅是早早處理了一下。
所以徐盛當即便讓人找來了軍中的縫尸匠,也好讓顧均能夠完完整整地入土為安。
秦漢時期以來,軍中皆喜愛以首級論軍功。
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久病成醫,讓軍中向來不乏掌握優秀縫尸技術的士卒,以便于為自家的袍澤修補身體。
等重新將顧均的身體修復過后,虞國對于徐盛大為感激之余,亦不禁是悲從中來地開口道。
“吾尚有一個不情之請。”
“虞府君但說無妨。”徐盛答道。
虞國緩緩地開口道。
“我這妻弟歷來喜愛我漢家文化,只可惜生于日南郡,難有先生教導,故以他平日里就時時向往中原,希望有朝一日能一睹大漢的中原風光,所以不知能否請徐將軍將他帶往中原尋一繁華之地安葬?”
“若如此能全顧使的一二分心愿,徐盛必定安排妥當。”
頓了頓,徐盛接著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