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曹操所言,原本滿是怒火的呂布隨之一緩,有些詫異地問道。“夏侯妙才戰死了”
曹操垂淚地梗咽答道。“死于賊手,身中弩箭三根,面目全非,軀體殘缺……”
頓時,呂布的滿腔怒火便徹底消散,反倒是覺得自己無端懷疑了曹操的用心。
就連夏侯淵都戰死了,曹操又豈會如陳宮所說的那般暗藏隔岸觀火之心
想到這里,呂布忍不住瞪了陳宮一眼,然后有些不善言辭地安撫了曹操幾句……
自己已經折損了五萬兵卒不假,但曹操痛失的可是手足兄弟夏侯淵啊!
如此一對比,呂布反倒感覺是曹操的損失更大,自然也就不好再說些什么了,僅僅在最后提醒了曹操一句早日出兵,便匆匆離開了。
這一幕,看得陳宮忍不住直嘆息……
“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又怎會當真為了一個夏侯淵之死當真悲痛欲絕
也就呂布信了,陳宮只覺得曹操當真是奸詐虛偽,但又是無可奈何。
待呂布離開后,曹操抬手拭去淚痕,神色化作了凝重地開口道。
“逝者已逝,悲痛無用,唯有設法早日為妙才報仇才是……”
頓了頓,曹操掃視著下方一眾文武,開口道。
“諸君,可有妙計助孤破賊”
在呂布未闖進來之前,大帳內就一直在分析著漢軍與魏趙聯軍當下的情況,曹操這一問卻無疑是問到了難點。
就如同原軌跡中的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也是各自駐扎險要之處抵擋曹軍,而不會合兵一處一樣。
魏趙聯軍再怎么緊密,終究是各懷心思,合兵一處反倒是隱患重重,唯有互成犄角一途。
可眼下的問題在于,漢軍主力猛攻兵力稍弱的呂布之余,李基還親領三十萬大軍隔岸與曹操對峙。
但凡有其余的選擇,曹操都不愿為了緩解呂布的壓力,而不得不大軍壓上主動進攻南岸的漢軍。
雙方兵力相差無幾不說,還有李基親自坐鎮,曹操深知想要大破李基的難度令人絕望。
只是呂布面對著合計近四十萬的十路漢軍輪番猛攻,支撐不了太久,同樣也是事實。
呂布當真潰敗退走了,曹操想要繼續扼守官渡阻擋漢軍,難度只會更高。
這一點,帳下所坐的一眾謀士同樣也是清楚,更是感覺異常的棘手。
隨著曹操這一問,久久無人發聲,還是臉色愈顯蒼白的戲志才咳嗽著出聲道。
“大王,若當真如呂布所要求那般主動出兵進攻南岸漢軍,除了徒添損失再無作用,我軍也跟漢軍如此耗不起……”
“咳咳咳……”
“為今之計,唯有收縮防線,讓呂布率軍撤離官渡西側進行休整,再由我軍全面接管北岸防務抵擋漢軍。”
對此,曹操微微點頭之余,眉頭卻是忍不住微皺。
這一答案,顯然不是曹操所想聽到的。
讓呂布往后撤保存實力,由自己承受漢軍的壓力,這不是損己利人
當然,如今魏趙明面上還是聯軍,為免某些話語泄露了出去,曹操壓在心中影響團結的話自然是不會說出來。
只是,戲志才如何不懂曹操
因此,戲志才緩了緩后,接著說道。“大王請聽我一言,我有一計可敗漢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