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維下意識地走到李基的身旁站著,卻不料李基以折扇點了點桌案對面擺放的支踵,示意顧維坐下。
這讓顧維微微一怔,反倒有些猶豫了起來。
不過隨著李基抬眸,目光溫和地似乎在鼓勵著顧維。
顧維這才深吸了一口氣,動作恭敬且小心地坐到了李基的面前。
與丞相相對而坐,這對于顧維而言無疑是相當的新奇,但更多的是罕有的拘謹與緊張。
“維兒,可還記得呆在本侯身邊已有多少載”李基問道。
“還差十八天,正好七年。”顧維脫口而出地答道。
“是啊,不知不覺都已經七年了。”
目光始終落在顧維身上的李基,也不免生出幾分感慨的感覺。
這一個從大漢最南端的日南郡而來的難掩些許膽怯的黑瘦稚童,經過了七年的洗禮,已然自有一番氣度。
且由于李基不知不覺帶起了一股提前及冠的風氣,引得許多人爭相效仿,以至于本該是二十而冠的弱冠少年們往往都會提前幾年及冠。
兼之如今的大漢方方面面都緊缺人才,李基對此自然也是樂見其成,暗中還不乏鼓勵許多有志士子都能提前及冠出仕為大漢效力。
旋即,李基臉上浮現著一抹笑容,道。
“說起來,維兒乃是本侯留在身邊的第三個書童,至于維兒之前的前輩是誰,想必維兒也是一清二楚。”
這三任書童:夏侯蘭、郭嘉以及顧維。
其中夏侯蘭算是被趙云托付給李基教導的,天資也不算上上,李基并未如何費心,時刻帶在身邊的時間也不長,更多的時候夏侯蘭反倒更像是李基的貼身護衛。
而郭嘉比之夏侯蘭的天資無疑強得多,且郭嘉與李基之間的關系說是書童,實則更多的是師生。
李基對郭嘉費心教導了相當一段時間,可論及帶在身邊的時間,也不見得比夏侯蘭多上什么。
最后的顧維,天資莫說與郭嘉相比,就是跟夏侯蘭相提并論也有所不如。
有一句話,不無道理。
那便是以能力史書留名者,往往便是普通人的天資難以逾越的高峰。
夏侯蘭可謂是文不及“三賢”,勇遠遜“五虎將”,但卻是各種意義上的小六邊形戰士,方方面面的天賦都勝過顧維不止一籌。
因此,郭嘉被劉備與李基漸漸重用為不可或缺的智囊參謀不說。
夏侯蘭這些年來也是穩步晉升,在劉備稱王開府后,被委任為“鎮倭將軍”,然后前往瀛洲坐鎮大漢的“后備隱藏能源”去了。
莫看這所謂的“鎮倭將軍”就是個雜號將軍,但在某種意義上卻是倭國的“太上皇”,說是大權在握的封疆大吏都不為過。
相比之下,顧維方方面面的資質并未脫離普通人的范疇,但顧維的身上卻是有著一股李基相當欣賞且看重的地方,那便是異常堅定的信念。
這一位來自邊陲的少年,有著旁人難以比擬的堅定信念,追求著大漢榮光的信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