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笑了笑,道:“其實也沒什么!我只是看不慣那些文官在咱們面前耀武揚威!藍玉愿與信國公共進退!朝堂爭論也好,上奏章保魯王殿下也好,藍玉都愿幫信國公一把!”
湯和聽到這話,忍不住微微一愣。
雖然他明知道魯王殿下不需要保,但還是忍不住要問藍玉,道:“永昌侯何必如此?”
藍玉微微一笑,道:“沒什么!結個善緣!呵呵.”
湯和搖搖頭。
“既然言不由衷,便請永昌侯收了這好意吧!”
話音落下。
藍玉猶豫片刻。
苦笑一聲,道:“信國公,北伐就要開始了!男兒生于天地間,當立不世之功,創不世之基業!
到時候,陛下若是問起這主帥之位,還請信國公為我美言!”
湯和愣了愣。
北伐?
湯和確實聽說了這事兒。
原本正常來說,大明如今是沒有力量準備北伐的。
即便是要再進行北伐也還需要再籌備幾年。
這一次能夠如此快速推進北伐的諸項事宜,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朱檀!
他繳獲的1000萬兩銀子發揮了大作用!
朝廷手中有錢有糧,自然發動北伐的時間就被大大提前了。
事實上除了有銀子的緣故,還因為朱檀的魯商鹽行,為了獲取鹽引,瘋狂向前線運糧。
前線大營一邊發鹽引,一邊瘋狂收糧。
準備工作比往常要順利許多。
這也就是魯商鹽行實在,帶著山東人特有的樸實,一看前線發布了任務,能盡早送達就盡早送達,能多送就多送,絕無缺斤短兩,更沒有發霉變質糧!
而晉商就完全不是這個路數。
他們向前線送糧向來是能拖便拖!
稍微拖一拖,沒準就能等到在邊疆開墾的商囤糧食成熟,到時候在前線附近收糧,直接運,運費可就減輕了太多。
更多的貓膩,還在跟前線大營軍官相互勾結上。
晉商運糧會填充大量雜草甚至沙石,同時,也可能在路上收一批霉壞的糧食送到前線。
總之,只要負責驗糧收糧的將軍沒有意見。
那他們就能輕松獲取鹽引。
到時候,無非是再額外給那些前線軍官一筆銀子罷了。
官商勾結,老套路了。
如此一來,前線囤糧的速度便會大大降低,也會導致籌備北伐的進度,受到影響.
總之。
在朱檀的努力下。
如今,北伐的進度被大大提前。
可能在今秋,也可能在明春,大明,十有八九就能動手了!
一個主攻方向是位于東北的納哈出。
另一個主攻方向則是在正北面的元庭。
納哈出一方,軍隊足足有二、三十萬之眾,實力強勁,便是在漠北,也不太聽元庭調遣。
元庭自從北逃漠北以來,已經是第三任君主了。
第一代,便是被徐達趕出元大都,落荒而逃的元順帝。
第二代,是元順帝的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廟號昭宗。
第三代,是愛猷識理答臘的弟弟,脫古思帖木兒。
如今,便是脫古思帖木兒在統治北元。
跟其他朝代不同。
一般來說。
一旦這個朝代的都城陷落。
基本就意味著這個朝代的滅亡。
但元朝不同。
在元大都陷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