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檀清楚地記得。
當時據說,盜官糧、納贓鈔、盜金銀、寶鈔,最終折算成糧食,高達2400萬石!
這是一個讓人瘋狂的數字!
畢竟,大明朝一年歲入也不過就這么多!
朱檀很難想象。
郭桓僅僅是一個戶部左侍郎,三品官,即便代理著戶部尚書。
又是怎么勾結了大明全國各地,將各地糧倉的官糧都能盜賣掉的。
要知道。
地方三司可都是正二品!
又怎么會愿意聽他郭桓居中調度?
更何況。
當時大明朝除了收稅,可還要開支的。
郭桓又是怎么瞞天過海那么久的!
戶部都快空了,硬是沒人發現!
朱檀越想,越覺得疑竇叢生。
甚至總感覺,這其中一定有一個天大的陰謀!
吳清臣。
這個人很重要!
想來想去,朱檀也沒什么頭緒。
不過,他在心中只有一個想法。
郭桓案在歷史上,事后回看,肯定是有問題的。
郭桓造成的損失太大。
而老朱將全國鬧得雞飛狗跳的追贓也有些太過了。
朱檀甚至懷疑,那時候,傅友德和藍玉大軍剛剛班師回朝沒多久。
北伐又即將開始。
老朱是不是為了弄犒賞和軍費,索性將計就計,才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全國大追贓。
最終結果也證明。
這種做法很愚蠢!
老朱一下子將全國上上下下的富戶得罪個徹底!
導致了大明朝的動蕩不安。
還好這是建國初期,武德充沛,國運昌隆。
若是放在崇禎那會,只是折騰這一下。
李自成的力量就得最少增長十倍!
無論如何。
自己不能讓郭桓案爆發到那個地步。
亡羊補牢可以,但絕不能去薅那些無辜羊身上的毛,否則,羊急了搞不好會變成狼!
看著手中的賬簿。
朱檀嘆了口氣。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自己當初念這句詩,只是為了在老朱和幾個老夫子面前人前顯示用的。
現在,自己好像真的有那么點意思了。
這賬簿,自己還是要上報老朱!
歷史上,郭桓案是由幾個御史爆出來的。
朱檀相信,即便自己不將這件事報上去,最終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郭桓案一定會爆發,倒不如自己主動一些,還能搶占先機。
朱檀皺眉道:“備轎!本王要進宮面圣!”
今天查了巨量資料,總算對郭桓案有了自己的理解,不過卡文卡的一塌糊涂。請假一章吧!只此一天!抱歉啦!更慘的是,作者房間的燈還壞了,明天聯系師傅換新的!抱歉抱歉!同時,作者保證,春節期間正常更新!歡迎大家支持!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