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檀皺眉道:“案子查的如何了?”
吳庸苦笑一聲。
“那郭桓倒也老實!如今生怕遭了活罪,只求速死,所以對一切事情交代得都很清楚!”
說著。
交給朱檀一份口供。
朱檀看了看。
上面還有郭桓的簽字畫押。
點了點頭。
翻看了起來。
第一。
應天、宣城、太平、廣德、鎮江五個府、州作為當年的“興王之地”,也就是朱元璋起兵的根據地,因為長期承擔著給朱元璋供給徭役和糧草的重擔,朱元璋就下令將這些地方的名田和稅收全部減免,官田減半征收。
但在實際執行中,這些州府的官田稅收竟然沒有一絲一毫上繳國庫,全被郭桓伙同官吏張欽私分變賣了!
第二。
戶部去年收受的這些秋糧應該入倉450萬石,但郭桓等人只收了60萬石,包括折算成寶鈔的200萬石糧食,但還私吞了190萬石!
并且郭桓等人接受了浙西等府的賄賂,高達50萬貫,折成白銀便是10多萬兩!
并指使府縣官黃文等人勾結當地官吏繼續舞弊,私分朝廷稅收,金額不詳。
第三。
在浙西各地有關機構征收稅糧的時候,橫征暴斂,譬如征一石米就索要水腳錢100文,車腳錢300文,口食錢100文。收驗錢100文,神佛錢100文,甚至裝糧食的容器也要收簍錢100文,一石米除了折鈔2貫之外,又收了雜費900文!
這些雜費也悉數落入了郭桓等人的腰包。
第四。
郭桓等人收受了今天太平等五州府的賄賂,沒有征收應該收繳的馬草,卻將這部分負擔壓到了已經收過馬草的安慶等地。
第五。
則更加聳人聽聞!
郭桓等人命令屬下暗中默許一些交糧大戶在豆子和糧食中拌水以增加斤兩!
如此一來,他們只需要用較少的糧食,就可以繳納完相應的稅賦,但這些糧食一旦沾了水,在倉庫當中一下子就能害得整倉糧食悉數腐敗!
當時,每倉容量高達上萬石,這一次就讓朝廷損失不計其數!
具體數目,還要細查。
朱檀看到這里。
只覺得一陣暈眩。
除了這些交代清楚的事情。
還有一些事情是交代不清楚的。
那就是郭桓執掌戶部的這些年,他所做的賬目全部都是假的!
譬如,河南布政使司洛陽府上繳戶部的糧稅是三百萬石,但入倉之后,郭桓加上兩豎,就改成了五百萬石!
山東布政使司青州府上繳戶部的糧稅是一百萬石,郭桓添幾筆,就改成了六百萬石!
這里只是舉個例子,并不是實數,但是被郭桓這樣改來改去這么多年早已亂得一塌糊涂,稅收其實全是虛的。
而這當中更加透露出來一個十分恐怖的事情,那就是郭桓竟然勾結了全國十幾個布政使司的官員,包括各州府的!
舞弊了這么多年,給朝廷造成的損失不計其數!
看著眼前的口供。
朱檀徹底懵了。
一開始。
朱檀還想著,不擴散、不株連、不牽涉全國
但眼下,按照老朱眼里不容沙子的脾氣,怎么可能不株連!
犯罪的線索十分清晰,每一個官員都只得調查!
何況全國各地都有錦衣衛,要查出些問題還是不難的。
只看朝廷怎么處置,如何定性了!
同時。
朱檀也有些懷疑。
這郭桓是不是故意的?
總之他要死了,牽出更多倒霉鬼來才是正常的。
甚至。
朱檀懷疑。
這郭桓是不是想著法不責眾,所以,把六部的大批官員都攀咬出來了!
譬如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工部代理尚書、左侍郎麥至德.
趙瑁的罪名是為其浙西老家的十幾個親戚求情,少算土地,少交田稅兩萬石!
王惠迪的罪名是在處置五六名贓官的時候,輕輕放過,壓下了案子,偷偷將人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