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
幾位大學士還要負責奏章的分類整理工作。
現在,有了幾位大學士的幫忙。
老朱的工作輕松了不少。
雖然還是很忙碌,每天時間也安排的很滿。
但起碼不至于被累死。
只是苦一點罷了。
朱元璋一邊批著奏章,一邊頭也不抬地問了一句。
“宋學士,茹太素在你那里干的如何?”
宋訥還在埋頭處理奏章。
聽到老朱的問話,微微一怔,道:“茹檢討啊他現在在翰林院內安心修書,平日里很少跟外人往來,算得上安分守己!”
朱元璋淡淡道:“除此之外呢?”
宋訥苦笑一聲,道:“茹檢討人緣不太好!算是.孤高吧!”
朱元璋點點頭,忽然感嘆一聲。
“孤臣好啊!
孤臣不會結黨營私,不會通同一氣,不會上下勾結!
咱現在,缺的,就是孤臣啊!”
朱元璋揉了揉太陽穴,皺眉道:“這個茹太素,咱不喜歡!
當年便打過他的板子!
實在是太耿直!
這些年,也是幾經貶謫,起起落落。
到了現在,還能保持初心,實屬不易!”
朱標忍不住微微一笑。
茹太素,算得上是洪武朝的名人了。
洪武三年,中了鄉試舉人。
因為上書得了老朱賞識,被提拔成了監察御史,三年后,升遷為四川按察使。
洪武七年,正式踏足中樞,成了刑部侍郎。
升遷速度堪比火箭。
原本。
所有人都以為,得了圣眷的茹太素會成為洪武朝的重臣,日后注定是要成為中樞的頂層人物的。
事實上。
當時也確實有所表現。
譬如。
他在任刑部侍郎的時候,上奏的意見被老朱悉數采納,并給與褒獎。
不過,很快,他便因受牽連,被貶為了刑部主事。
再之后,他依然不改喜歡直言的性格。
做了刑部主事,竟然洋洋灑灑寫了數萬字。
看的老朱心煩意亂。
再加上茹太素多多少少有點貶斥朝政的意思,噴了不少人。
這也讓老朱十分憤怒。
干脆揍了他一頓板子。
甚至下旨,今后上書奏章一定要言簡意賅,并命令中書制訂上奏的格式,杜絕大臣呈述奏文繁瑣冗長。
不過。
茹太素的才華還是得到了老朱認可的。
雖然幾經貶謫,但茹太素始終在老朱的視線里。
只是茹太素的脾氣太直,總是惹得老朱不爽。
所以才沒有辦法輕輕松松成為高官。
甚至在洪武十六年晉升為正四品的都察院僉都御史后,又因為范言直諫被老朱貶為了七品小官翰林院檢討。
但現在。
所有人都聽出了皇帝的意思。
茹太素,估計又要被啟用了!
朱元璋嘆口氣。
“家有錚子不敗家,國有諍臣不亡國!
這茹太素,咱不喜歡!
但咱偏偏要用他!
宋學士,擬旨吧!
升翰林院檢討茹太素為戶部尚書!”
話音落下。
所有人都驚了!
戶部尚書!
正二品!
甚至在同為二品尚書的六部當中。
戶部尚書也是舉足輕重的存在!
現在,茹太素竟然以區區七品官的身份一躍坐上了這個位置!
朱標忍不住道:“父皇,茹太素一直在刑部做事,性情雖然剛正不阿,可是.卻不通戶部的部務啊.
更何況,他如今只是七品檢討,一躍而升為正二品的戶部尚書是否有些過快?”
朱元璋搖搖頭,道:“那郭桓倒是精通部務,在戶部干了十多年,又如何!
越是精通越是天下之大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