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平急忙道:“殿下!小人知道!吳清臣并未出海!人還在直隸!”
朱檀聽到這話,頓時心中狂喜!
好!
太好了!
不過。
出于謹慎,朱檀還是忍不住問道:“這吳清臣犯下了如此大事,怎么還敢留在直隸!不想活了嗎?”
林尚平干笑一聲。
“殿下,其實也不是他太大膽了,實在是”
說著。
林尚平小聲對朱檀說一句話。
朱檀聽罷忍不住一愣。
“竟然還有這等事情?”
林尚平等海商紛紛點頭。
“殿下這消息,小人們可是只敢跟您說!”
朱檀點點頭,笑道:“既然本王心中的困惑解除了,那咱們繼續聊聊長蘆鹽場制鹽的海外代售權吧!”
眾人聽到這話,紛紛看向朱檀,眼里滿是熱切!
事實上,對于海外貿易,朱檀一直有著自己的想法。
如今,倭寇猖狂,方國珍和張士誠的余黨在海上還有不少,開海禁顯然是不現實的。
一旦開了,不但海邊的人容易被這些人誘導去海上作奸犯科,成為大明海上的邊患。
同時,大明沿海也會處處燃起烽煙,倭寇們會更加猖獗。
大明最大的威脅還是在北方,那里有數十萬蒙古鐵騎,時刻覬覦著中原河山。
沿海地區,尤其是南方,現在是錢糧財稅重地。
朝廷可不希望出現任何問題。
這才是朱元璋一直主張禁海的最大原因。
但對朱檀來說,海上貿易卻有百利而無一害。
長蘆鹽場的鹽本身就是要多少有多少的。
如今賣到全國之后,產能已經過剩了。
倒不如繼續銷往海外,換回銀子。
同時這些海商已經將海上貿易打通了。
自己只需要將貨提供給他們便可以,本身是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的。
這樣的情況下,相當于平白得了一筆收入,自然是劃算的。
長蘆鹽場如今沒有戶部的介入。
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
每天制多少鹽,賣多少鹽,根本不會暴露!
朱檀笑道:“本王知道,你們這些海商神通廣大,大明朝的禁海令對于你們來說形同虛設,這長蘆鹽場的鹽,本身也是最頂級的質地,賣給海外的人可就不能像賣給大明的人這樣便宜了!
你們開價格吧!給你們一斤鹽,本王能賺多少銀子?”
說著,朱檀還強調道:“長蘆鹽場的鹽要多少有多少,你們不必擔心產量的問題!”
眾人面面相覷。
最終還是林尚平站了出來。
他看著朱檀,笑道:“殿下,這長蘆鹽場的鹽,小人以為,便是將之販到海外,也未必便那么好賣
更何況,殿下也知道,如今海商的生意難干,甚至是沒法干!
除了朝廷的海禁,還有倭寇的襲擾,甚至到了南洋還有海盜!
所以這價格,小人算著成本,估計著,到了海外能有三倍的利潤!
也就是一錢二分銀子左右一斤!
扣除小人們的成本和微利,能夠給殿下的價錢,頂多是八分銀子一斤!”
話音落下,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了朱檀!
可能只有5000字了,春節期間太忙,諸位見諒!作者拜謝!接下來會作者會努力騰出時間補更的!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