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些年,咱也發現,官員靠薦舉,就會形成老鼠窩!
所以咱改了薦舉制,今后還是執行科舉制!
能力可以靠觀政培養!
可若是德行出了問題,那是真的無藥可救了。”
朱檀愣了愣,道:“可是,科舉制一樣會導致官員勾結吧.譬如同鄉,譬如同一個書院.
最關鍵的是,如今的科舉考試還只考四書五經,今后只怕一個名師能帶出一群學生,無論這些學生對這個所謂的名師有沒有真情實感,但利益之間的相互勾連,還會讓他們很快形成同盟,到時候這些人依然會勾結在一起。”
朱元璋哼道:“所以咱才同意了你要進行科舉考試改革的想法!
未來大明朝的官員來自于各行各業,想要勾結在一起,只怕也沒那么容易。”
朱檀聽到這話,頓時狂喜。
感情老朱在內心里是認同自己的。
隨后皺眉看向老朱。
這個老朱,心也太黑了!
以前自己一直以為他有點憨。
現在才發現,他藏的深著呢!
明明想要對科舉制度進行改革,卻還是讓自己和那些文官打起了賭。
他好高高在上,做裁判者。
如果這場賭局自己贏了,那沒什么好說的,自然科舉考試改革可以照常進行。
但是如果這場賭局自己輸了,估計老朱也會找別的借口進而推動科舉考試改革。
但無論如何,發起者都是自己,眾人的矛盾也都會指向他!
老朱反而毫發無傷,依然高高在上,坐穩他裁判者的位置。
這一次的郭桓案,老朱也是如此!
辦案的人辛辛苦苦、絞盡腦汁。
他卻在后面洞若觀火,掌控一切。
如果不是自己有長蘆鹽場和魯商鹽行的資源,最后破了案,或許一直干到最后,自己都是老朱的提線木偶。
老朱見朱檀臉都黑下去了,有些尷尬地輕咳一聲。
繼續皺眉道:“總之這天下的官員又殺不光,先將這些已經腐朽的斬掉,讓通過科舉考試上來的官員盡早上位,不是更好嗎?”
朱檀嘆口氣。
這做派還真像老朱的風格!
斬草除根,截肢療毒!
朱檀忍不住問道:“那追究那些富戶,只是為了錢嗎?”
朱元璋搖頭道:“自然不是!這些年,咱一直在命錦衣衛留意地方豪強的情況!
洪武初年,地方豪強數量并不多。
但到了現在,洪武18年,各地豪強如雨后春筍一般,隨處可見!
不說別處,單說蘇州府一地,納糧2000石以上的富戶竟多達554戶!
每年繳納國家的稅糧能到15萬余石。
這些人拿了這么多的糧,那他們得賺多少?
他們的背后又有多少百姓的土地被他們鯨吞了?
多少百姓,從此淪為其奴仆,甚至吃不飽飯!
這些豪強,不該懲治嗎?”
說著。
朱元璋看向朱檀,滿臉坦然。
“咱承認,這一次郭桓案牽扯出了太多人!
接下來可能還會繼續擴大!
或許在郭桓案上,他們沒有罪過,
但你又哪兒知道,他們在其他地方有沒有不法之事!
事實上,富人都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