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喜歡看咱說什么,你便做什么!
做太子就是該跟皇帝保持一致!
可是,光聽話也做不成好太子!
更做不成好皇帝!
這大明朝的擔子,咱還能替你擔幾年呢?
看你如今還是這樣,咱心急啊!”
原本老朱說的那些話如何嚴厲,朱標雖然難過,卻也還禁得住。
但現在,他被父皇親自扶起來,又聽了那樣一番語重心長的話,朱標再也忍不住,淚水一下子淌了出來!
朱標哽咽道:“父父皇!”
朱元璋嘆口氣。
“跟著咱好好地學,細細地看,悉心地體會!咱能活多少年,便教你多少年!
日后將大明帶到何種地步,可全瞧你的了,你得對得起列祖列宗啊!”
朱標哽咽了一聲。
狠狠點了點頭。
朱檀卻有些無語。
別的皇帝說要對得起列祖列宗,或許還有些說頭.
你一個草莽出身的明太祖,說什么要對得起列祖列宗啊
朱標就算把大明玩亡國了,也對得起列祖列宗!
畢竟,老朱之前的祖宗,全是赤貧,窮得不能再窮。
譬如,大明朝建立的時候,朱元璋曾經追封過四位先祖為皇帝。
分別是高祖父朱百六被追尊為德祖,謚號玄皇帝。
曾祖父朱四九被追尊為懿祖,謚號恒皇帝。
祖父朱初一被追尊為熙祖,謚號裕皇帝。
父親朱五四被追尊為仁祖,謚號淳皇帝。
不說別的,光是聽這些老祖宗的一串數字名字,就知道朱元璋的祖上是什么模樣了。
后輩人混得再慘,也不至于比他們還慘吧
那就是無論怎么干,都對得起列祖列宗!
說起來。
朱元璋當年為了追求政權合法性,也曾考慮過認南宋時期的圣人朱熹做祖宗。
至于江西人朱熹是怎么成了安徽人朱元璋的祖宗的,這種難題交給文官們去辦。
但是后來,據傳朱元璋幡然醒悟。
自己的出身哪兒需要一個祖宗來給自己撐腰?
予本淮右布衣,如今做了皇帝,不是更顯本事?
又有誰敢不服?
這個故事雖然顯得朱元璋很霸氣,但其實,真正的原因并不是這個。
作為一名極端的現實主義者。
朱元璋發現繼承大元正統的好處多多,譬如可以理直氣壯地接受元朝的遺產,無論是領土還是財富。
同時,還有利于消除各民族之間的隔閡。
畢竟,無論漢人,蒙古人,色目人,如今在大明都占據了一定的人口規模,各有各的可利用之處,以前在大元的統治之下是如此,那么既然大明繼承了大元的統治,就可以安定這些少數民族的心,從而防止各民族之間的矛盾沖突。
并且承認元朝的正統地位也有利于緩解和元朝殘余勢力之間的矛盾。
所以,朱元璋即便再痛恨元朝,甚至當年被暴元逼得家破人亡,也還是毫不猶豫地說:“朕本農家,樂生于有元之世,然天下擾亂,民不得安,故起兵以救民。”
這樣一個人,指望他為了個性就不認一個名人祖宗,肯定是不符合他的性格的。
真正的原因是,朱元璋當時已經找到了更好的政權合法性證明,不用再攀親戚了!
那就是孔家!
當代衍圣公孔克堅親自為朱元璋起草詔書,公開宣稱朱元璋稱帝是“天命所在,人孰為之”。
有了圣人后裔背書,也就沒必要追認一個南宋的理學家做祖宗了。
此時。
朱元璋教訓完太子。
轉而看向站在一旁滿腦子神思不屬的朱檀。
哼道:“老十!說說吧!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一邊說。
一邊還滿臉期待地看著朱檀!
能不能定下你老十做咱大明朝的輔政親王,就看這一次了!
然而。
這眼神落在朱檀眼里,就變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