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文章明顯比人家差了一大截,又有什么資格繼續鬧事?
雖然還有很多人不服,畢竟他們的文采還是比這些恒中書院的人好很多的。
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自己輸了。
因為文采好跟能拿到高分,原本就是兩個概念!
無論在什么時候,國家的選材考試都會選擇最沉穩大氣的文章!
隨著會試的結束,殿試也在隨后很快開始。
朱元璋對于本次的科舉考試也沒有猶豫。
隨手就點了徐增壽的狀元。
畢竟從文采,見識,學問上,徐增壽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更何況他的父親還是自己的老兄弟徐達。
點了他的狀元也算實至名歸。
對于榜眼,朱元璋則有了一些別的考量,最終他選擇了自己極為欣賞,又才華橫溢,年僅十六歲的解縉!
探花則選擇了藍玉的二兒子藍彬。
以他的水平做個探花也并不算有失公允。
至此,洪武十八年的科舉考試正式結束!
紫禁城。
奉天殿。
大明科舉考試結束的第一天。
此時滿朝文武都在等待著皇帝上朝。
文武官員分兩側站立。
除了文武百官之外。
今日,在諸臣前面,還站了不少藩王!
他們便是來應天處理宗人事務的秦王、晉王、燕王、周王等人。
當然,朱檀也站在其間。
在他們的最上首,站著太子朱標。
往日里,如此站好后,臣子間雖然會竊竊私語,但也不至于亂成一團。
但今日,氣氛就有些詭異了。
文官們滿臉不自在,甚至有些人恨不得離開這里。
勛貴們則滿臉興奮,議論紛紛!
特別是以藍玉為首的一群武將,更是有意無意地跑到文官隊伍中,囂張地閑聊起來。
“老陸,你兒子這次科舉考試考第幾名啊?”
“哎,不太行啊,才第七!二甲第四名!”
“也還不錯了!不過說起來我那兒子也不爭氣啊!這個廢物只考了個探花!
你說咱們這些人以前孩子們不跟那幫子讀書人爭,咱們都不去考。這成績不好也就不好了!
現在呢?咱們可是整整讓他們好好學習了半年啊!學了這么久,藍彬這個廢物都沒給我考一個狀元回來,唉,真是不行!”
藍玉身邊。
一眾文官臉色難堪至極。
不少人嘴角時不時地抽搐著。
聽聽,這混賬說的是人話嗎?
才考了個探花?
大家寒窗苦讀十余載,最終能中個進士都要謝天謝地,祖宗顯靈了!
你這混賬兒子中個探花,祖墳都要著火了,還在這里扯東扯西,罵他是個廢物!
那我們的孩子是什么?
還不如個廢物嗎?
前任禮部尚書趙瑁因為郭桓案被株連,此時換成了李原名。
藍玉笑瞇瞇走到他跟前,笑道:“李尚書,我聽說你家侄子這次考得不錯啊,竟然考到了七十二名!真是難得,可喜可賀啊!”
這話聽得李原名眼角一陣抽搐!
老實說,作為讀書人能考中進士就已經堪稱人中龍鳳了。
能在四百多名進士當中排到第七十二名,已經是十分難得的成績了。
若是旁人向李原名恭喜的話,他一定會欣然接受。
但眼前這個藍玉再跟自己道喜,那就純屬惡心人了。
自家侄子寒窗苦讀十幾二十載,拼了老命才考到了第七十二名。
他兒子藍彬,朝中早有耳聞,此人分明就是個紈绔子弟,自幼不學無術,在應天府都是出了名的惡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