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募兵則不同。
募兵平時就需要供給俸銀,雖然明初銀貴,但起碼一名士兵也得一兩銀子!
其次便是訓練、軍械、馬匹、后勤,這些費用算起來的話,每個士兵每月消耗起碼在五到六兩銀子!
這還是普通士兵,若是再加上騎兵、重甲步兵,以及朱檀設想中的火器營,可能單兵消耗就要奔著十兩銀子去了!
所以,目前而言,既然衛所兵可以保持不錯的戰斗力,那么,最適合朝廷的用兵體制,就還是衛所兵制。
不過。
這種兵制弊端太多,后期是一定會崩壞的。
譬如軍戶必須世世代代為兵,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重文輕武現象愈發嚴重,好男不當兵成了社會主流認識。
軍戶擺爛就成為必然結果。
同時,軍戶雖然分得了50畝田,但隨著軍戶人口越來越多,50畝田是不足以養護越來越多的人的,到時候,軍戶除了逃亡,別無他法。
再加上軍官越來越腐敗,比如出現千戶趙年這種混賬,軍戶的日子就會更加艱難。
要么軍紀廢弛,淪為戰斗力和普通百姓無異的農民、佃戶。
要么干脆逃亡,原本擁有的軍屯土地則被當地軍官侵占。
只能說,衛所制度作為權宜之計,還算可行,但隨著國家的發展,是必須要改革的。
可惜,朱元璋作為開國之君,對后世的影響實在太大。
衛所留下的爛攤子到了后世幾乎無法收拾,也還有人吵著祖宗之法不可變,而一直沒有改變。
最終只能是在衛所制度的基礎上縫縫補補,搞出個不倫不類的募兵制。
國家軍隊的戰斗力暫時沒問題了。
但大批的軍隊也在不知不覺間淪為了一部分人的私軍。
譬如左良玉的私軍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
朱檀想到這里。
決定還是按照老套路。
你執行你的政策,我開展我的改革!
朝廷沒錢,可是自己有啊!
那些閩商只要將長蘆鹽場的鹽銷出去,后續就有源源不斷的銀子!
同時。
如今朱檀也有了青州作為出海口!
青州的北邊出海環境一般,雖然挨著萊州灣,但很難建設大港。
好港口都在萊州。(今日的煙臺、青島)
不過,青州南邊也還是有不錯的港口的。
那就是日照!
同時,安東衛也被劃給了朱檀管轄。
未來,朱檀打算將安東衛打造成一支遠東最強大的水師。
反正,有了出海口,隨便做做貿易,銀子還不是隨便來?
實在不行,朱檀記得,隔壁的日本是有不少銀礦的
自己可以先幫他們開采出來!
總之,走私也好,強搶也罷,朱檀有信心將兗州和青州在短時間內發展起來!
既然是這樣,衛所制這種為了省錢而生的兵役制度就不該存在于魯王藩了。
自己完全可以大氣一點,搞一搞募兵制,打造一支真正的強兵!
心中既然有了主意。
朱檀決定,重建魯王衛,從整頓兗州左衛開始!
次日清晨。
兗州左衛。
?ttkΛn?co
跟很多人的認知不同,大明的衛所并不是一個軍營。
事實上,哪怕兗州所謂僅僅只是一個千戶所,但因為每一個軍戶家中少則三人,多則十幾口人,所以讓整個千戶所的人口多達五六千!
整個衛所便是一個小小的城鎮。
此時。
天剛蒙蒙亮,衛所中心的廣場上,已經擠滿了人!
平日里。
這里用來發布重要事件。
而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