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一斤,普通的粗鹽就要一錢四分銀子一斤!
而精鹽的價格更是能漲到一兩甚至二兩銀子一斤!
那種精鹽,想必你們也都買過吧?
跟如今長蘆鹽場的鹽比起來如何?”
二人聽到朱檀的話,倒是想起來了。
是啊!
遠了不說,便是洪武十八年初,這個食鹽的價格,還在一錢四分銀子一斤呢!
而且就是大粒粗鹽!
至于那種在貴族間銷售的精鹽,價格確實昂貴!
一到二兩銀子都正常!
當然,即便是那么貴的鹽,在品質也沒辦法跟如今長蘆鹽場的鹽相比!
所以這才是兩人對長蘆鹽場的鹽推崇備至,想要將其帶回國內銷售的主要原因
這是一定會大賺特賺的。
二人想到這里,都是看向朱檀,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朱檀的說法。
朱檀繼續道:“一直到最近,本王偶然得到了這精鹽的提煉法,這才制出了精鹽!
不過,越是精細的鹽,制作成本越高!
不管是過濾、煮鹽還是磨粉,所需要的步驟都十分繁復,耗費的人工更是高的嚇人!
長蘆鹽場以前并沒有那么多士兵駐守,守衛也并不是很森嚴,但如今你們若是去過的話,便可以看到,長蘆鹽場如今把守得水泄不通,戒備森嚴!
不怕你們笑話,本王就是怕那些灶戶,受不了這主鹽之苦,轉而逃亡!
所以這鹽的成本,原本也就是在一分銀子左右一斤,如今成本卻高達一錢銀子一斤!”
聽到這話。
李九明和足利義智都是一驚!
他們早就對這鹽感興趣,也都去過長蘆鹽場了,甚至動過偷長蘆鹽場制鹽配方的心思,然而都因為戒備森嚴放棄了。
原本他們以為,長蘆鹽場這樣防著外面,可能是因為這制鹽配方確實十分珍貴。
現在看來原來不是防著外面,感情是防著里面的灶戶逃走啊
被朱檀洗腦的兩人,紛紛點頭。
吳婉兒和尹紹則是瞪大了眼睛,看向朱檀。
原來瞎話還能這么編!
甚至還都嚴絲合縫,每一個都對上了!
李九明忍不住問道:“可是殿下,小人有一個疑問!
長度鹽場的鹽既然煉制成本高達一錢銀子一斤,為什么還要四分銀子一斤向外賣呢?那不是每一天都在賠本嗎?”
事實上。
這也是吳婉兒和尹紹好奇的點!
若是成本比售價都高,那不是成了笑話嗎?
是不是魯王殿下忽悠人忽悠的有點草率了,把這個破綻忘了?
朱檀卻是長嘆一聲,道:“你們忘了,我大明朝是實行開中法的!
商人們將糧草運到前線,換取鹽引。而這鹽引則可以用來到鹽場對外銷售!
鹽引也是有成本的!
所以,我們必須低價賣給商人鹽,他們才有利可圖!
雖然鹽場賠了,但朝廷賺了!
而鹽場,就是朝廷的,所以,雖然賠了,但也不能算是賠!
原本,鹽價還能維持在一錢四分銀子一斤。
不過”
說著。
朱檀神秘兮兮看向二人,道:“本王要告訴你們一件秘密,那就是我大明皇帝對如今的百姓人口數量并不滿意!
父皇覺得數量太少了!
而如今,鹽價導致百姓吃不起鹽,生的孩子也就少!
所以,才讓戶部降低鹽價!
哪怕朝廷賺不到銀子,也要讓百姓們多多生育,讓大明更加繁榮!”
話說到這里,不但李九明和足利義智信了。
甚至原本深知內幕的吳婉兒和尹紹都快信了!
這瞎話編的,有鼻子有眼的!
李九明感嘆一聲。
“不愧是天朝上國!對百姓如此看重,陛下又是如此深謀遠慮!大明焉能不強?”
足利義智也是若有所思道:“原來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