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奏陛下,臣有本奏!”
此言一出,幾乎就要下班的諸位臣子都是臉色一苦,只得繼續站在原地。
大明朝的早朝可不是一件輕松事。
老朱的規矩極嚴。
每天早朝開始前,官員們就要在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百官就要排好隊伍,到卯時初,也就是凌晨五點左右,鐘聲響起后,宮門開啟,百官才能入宮。
然后,便是提心吊膽靠到早朝結束!
第二天,繼續!
更要命的是,洪武朝每年只有三天假!
朱元璋的生日一天假,冬至和過年各一天。
大明朝的官員若是家離紫禁城近一些的,倒還好。
若是家境貧寒,離得遠了。
每天早上光是走路就要一兩個小時。
還要在凌晨四點前趕到午門外排隊等候上朝。
也就是凌晨兩點就要起床!
日復一日。
這些大明朝的頂級公務員們不得不咬牙堅持。
當然,朱元璋也知道上朝辛苦。
更是曾經體恤徐達,免了他每日來上早朝的苦,準許他不上朝。
而其他官員,此時已經站的腰酸腿麻肚子空空,早就盼著散朝了。
卻沒想到,還有人如此不通情理,還要上奏本!
朱元璋看向那人,發現是戶部尚書茹太素,點點頭道:“接來!”
陳老太監從茹太素手中接過奏本,呈給朱元璋。
茹太素緩緩道:“陛下,戶部山東清吏司傳來消息,魯王藩地,青州和兗州正組織人手重新清丈土地!此事,臣身為戶部尚書,不得不過問!
清丈土地不是小事,臣以為,還是要慎重!
何況,魯王殿下清丈土地的政令中,頗有不妥之處,更是有待商榷!”
朱元璋皺了皺眉。
這件事他已經打定主意由著朱檀做了!
大不了,便是兩個州亂一亂嘛
朱檀這小子才華是夠的,只是欠了一些歷練,若是能在這件事上遭一些挫折,變得更加沉穩,日后當了大明的輔政親王,豈不是更加得心應手!
朱元璋淡淡道:“咱不是有個旨意嗎?魯王藩地,青州和兗州二州之事,無論政務、軍務,悉數皆由魯王府自行決定,朝廷不再過問!戶部現在自然也不需再管兗州,青州的事情。”
茹太素嘆口氣,道:“啟奏陛下,洪武三年,洪武十四年,朝廷都組織全國進行過土地清丈工作!
此事瑣碎繁雜,動用人力物力巨大,并且,清丈過程中還極易引起民怨!
當年便攪得地方苦不堪言。
若無必要,實在不該頻繁丈量!”
朱元璋翻著奏本,輕哼一聲道:“如今青州兗州的事情咱都已經交由魯王自行做主了,是否有必要重新清丈不是朝廷說了算,更不是你戶部茹尚書說了算!
而是魯王府說了算!
這件事還要咱反復跟你強調嗎?”
茹太素苦笑一聲,道:“若只是清丈土地便也還算了!
可是,臣聽說這一次魯王殿下清丈土地,還要將兗州、青州兩府的土地重新登記造冊!
之前的田契全部作廢,一概以這一次土地清丈所得來的田契為準!
若是如此,我戶部之前所存的底子也就跟著作廢了!
臣以為此事如此魯莽實在不妥,還請陛下及早阻止!”
朱元璋皺眉道:“咱看也沒什么問題!土地清丈,順便重新登記造冊,自然也是為了防止那些大戶借著土地清丈的時候,將自己的田產掛靠到其他人的名下,以此來躲避朝廷稅賦!”
茹太素嘆口氣,道:“啟奏陛下,可若是如此做了,豈不是清丈的官員說這塊地是誰的,便是誰的?
這其中的糾紛,只怕擾民甚多!屆時流氓無賴,城狐社鼠作亂,兩州百姓何其無辜,要遭此大劫?
何況,田契是何物?
我大明便是連前朝田契都承認!
而如今,魯王府一句話,這些田契便作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