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侯爺,別練了,火藥要錢的!
此時。
因為朱檀對于火銃的研發標準較高。
萬戶還在一片焦頭爛額中。
無論是銃管的材質,還是裝填式彈藥,還有扳機和膛線,都讓萬戶感覺頭皮發麻。
好在,這些技術難題在朱檀的指點下,經過了近一年時間,已經快要解決了。
不過,現在這些士兵拿的還不是那種新式火銃。
都還是目前制造的比較簡單的火銃。
萬戶作為當時大明火器制造第一人,無論火器還是火藥,都屬于萬戶出品,必屬精品。
即便在技術上還沒有那么多進步,但用起來還是十分好用的。
朱檀的要求是魯王衛人人都要學會使用火銃。
所以整整五千人的魯王衛,每天都有千戶所在這里試煉火銃。
跟郭英想象中高的離譜的火藥制造成本不同。
有朱檀幫忙,硝石、硫磺都不算難找,萬戶主持的火器工坊開足馬力,幾千人每日訓練火銃這點火藥,算不了什么。
朱檀之前對于火銃的制造規定并不是很清楚。
一直以為這是國家的戰略資源,肯定是工部主持制造,其他地區不能亂造。
然而,當他跟趙全提起這件事的時候才知道。
朝廷對于火銃并沒有那么重視。
各地衛所只要有能力,都可以自行制造火銃。
這也導致這個時候全國火銃的制造樣式和標準各有不同,有些干脆就是粗制濫造,而有些地方的火銃卻制造得十分精良,是好是壞,全看當地的匠戶水平如何了。
砰砰砰砰砰——!
眼前。
數百軍士正排成三列,進行著火銃射擊。
郭英看著眼前的場景,不禁一愣!
只見士兵們排列成整齊的三列橫隊,每列之間相隔數步。
士兵們被整齊地分為三排,每排之間的距離恰到好處,以便快速傳遞火銃和裝填彈藥。
與常見的三段式射擊不同,這次演練中,第一排并非全體同時射擊,而是先由處于奇數位置的士兵——即隊列1、3、5、7、9、11等位置的士兵進行射擊。
緊接著,處于偶數位置——隊列2、4、6、8、10、12的士兵接力射擊,保證了火力的連續性。
當第一排士兵射擊完畢后,他們立刻將空槍遞給中間一排的士兵,并從他們手中接過已經裝好彈藥的火銃,準備下一次射擊。
中間一排的士兵則充當了傳遞者的角色,他們迅速從第三排士兵手中接過裝好的火銃,再遞給第一排士兵,同時將接過的空槍傳遞給第三排士兵進行彈藥裝填。
第三排士兵則專注于裝填彈藥的任務。他們熟練地操作著,確保每一把火銃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重新裝填完畢,為下一輪射擊做好準備。
郭英看著眼前的訓練場景,心中震撼到了極點!
忍不住失聲道:“這這樣射擊,豈不是火銃射擊毫無空隙,一直都能進行攻擊!”
(歷史上三段式射擊由沐英在對抗麓川王國首領思倫發的戰爭中發明,當時為洪武二十二年。)
趙全等人滿臉笑容道:“正是!這個是魯王殿下教屬下的訣竅!沒有見識過這種射擊方法的時候,我們都覺得火銃的威力有限,裝填速度太慢!但如今看來,這火銃卻又是遠遠勝過弓箭了。”
又是朱檀!
郭英已經有些麻木了。
心中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自己這個外甥,難不成真是生而知之的圣人?
他怎么什么都會!
自己來魯王衛之前看了那么多兵書,真的還有用嗎?
為什么這里什么都是全新的,但又什么都顯得那么合理!
如果說之前郭英還沒有見到魯王衛軍士的實戰,對于魯王衛士兵的戰力還不是那么有信心,但如今看到了這些火銃齊發的場面,就讓他徹底心中有底了!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那些蒙元騎兵沖擊向眼前的火銃隊,隨后被火銃隊連綿不絕的攻擊打的人仰馬翻的場面
通常情況下,步兵是沒有辦法跟騎兵抗衡的。
除非步兵的數量遠遠超過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