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啊,都記住,咱大明設了這么多塞王,可不是讓你們享樂的!你們得真的擔負起守衛大明邊疆的重任!
想想前朝那些藩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世代守護元朝,咱們打朝廷的元軍都勢如破竹,但跟這些藩王交手卻總是損失巨大!他們的能力是真強,對元庭也是真的忠心!看看元梁王,即便身處云南,而元順帝在漠北,他也一直心向元庭,一直到洪武十六年,咱才拿下他!
你們都要以他們為榜樣,不斷錘煉本領,為我大明,為咱們朱家守好江山!
換句話說,你們坐鎮地方,手握軍政大權,這江山未來雖然是由你大哥坐,你們又何嘗不算是共富貴呢?
相比于唐宋對王爺的提防,咱至少給你們安排的出路更好!你們也須得對得起咱這份苦心!不要哪一日突然在藩地禍害百姓,打仗卻一塌糊涂!或者干脆會打仗了,卻心中生了野心扯旗造反!那你們老爹分封各路藩王的做法,可就成了千古笑柄了!”
朱元璋的話音落下。
朱檀忍不住偷偷看向朱棣。
朱棣嘴角忍不住抽搐一下。
“十弟,你看我做什么?不管父皇還是大哥做皇上,我這輩子都堅決效忠,絕無二心!”
朱檀點點頭。
你要這么說的話,就都對上了。
朱元璋擺擺手。
“咱就是隨便那么一說,朝廷的軍隊要比藩地多多了!何況你們手中的權力也遠遠比不上西漢的藩國以及西晉司馬家那幫子敗家子!藩王若是能在大明朝造反成功,那皇帝得多廢物!你們還是不要多想了。”
朱檀忍不住嘴角一抽。
今天老朱跟朱老四都很有預言家的天賦啊.
朱元璋推心置腹跟幾個兒子說完話,道:“你們都先下去吧,如今太子監國,咱這段時間正好休息一下,將大明交給太子管管看!咱對你們大哥還是很放心的!”
幾人正要告辭。
忽然,眼看著陳老太監帶著幾個小太監抱著大量的奏章趕了過來。
朱檀望見,不禁愣住了。
父皇不是說自己歇了,讓太子監國嗎?
這怎么又開始批閱奏章了?
朱檀忍不住扭頭看向老朱。
似乎察覺到朱檀的目光,朱元璋笑道:“太子畢竟初掌國事,咱得給他把好關啊!
還好北平跟應天之間距離不算遠,800里加急兩日可到!
如今太子的奏章咱都要看看,一個是幫他把把關,另一個,萬一發現了問題,也好及時提醒糾正他。
還有就是,咱也可以多看看太子治國是怎么樣的,中間有了什么問題,現在就能發現,回應天之后可以好好教他!”
朱檀聞言忍不住撇撇嘴。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就是你老朱舍不得放權唄?
果然朱元璋批閱起了奏章。
“禮部員外郎張廷貪污700貫!這樣的太子怎么能赦免呢?就因為他家窮,貪污這不該死了嗎?真是莫名其妙的發善心!太子這條駁回,著將張廷及早依照大明律,剝皮揎草!”
“兵科給事中王成山妄議朝政,如此大逆不道,只是打板子就行了嗎?太子也太仁慈了!咱早就強調過,這些給事中是咱用來制衡朝中臣子的,不是讓他們來制衡朝政的,膽敢妄議朝政者,必須殺一儆百,怎么能如此輕易就放過呢?太子這條處置駁回!”
“嗯對災情處置及時,太子如此做還算不錯,過了吧。”
“洪洞縣百姓造反,太子怎么能招安了事?先鎮壓首惡元兇,余下的百姓也要嚴懲,當地負責的官員更得嚴加調查,看看是不是官逼民反才行!
只是如此一味寬仁又怎么行呢?造反這樣的大事,可不能處理成一筆糊涂賬!”
朱檀站在原地,聽著老朱的點評,滿臉無語。
這權交的是個什么玩意兒?
合著太子批的所有東西,符合老朱心意的才能下發執行,不符合的在老朱這里被否決了。
人家別的監國是真的有實權,不管處理政務還是任命官員。
給老朱做監國跟當學生寫作業差不多!
唉.這太子當的真是沒滋沒味兒的。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