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大明九邊對蒙古都是封閉的,誰能將這些東西運出去呢?”
朱元璋冷哼一聲。
“那些數典忘祖的東西!他們便可以!”
徐達愣了愣。
隨后想起了一個故人。
一個在元末攪動風云,合縱連橫,等大明剛剛建立,卻又飄然遠去,深藏功與名的故人。
他忍不住道:“難道是晉商?”
話音落下。
宋國公馮勝和穎國公傅友德也瞪大了眼睛。
他們也經歷過元末亂世,自然對那段經歷刻骨銘心。
當年,張士誠占據吳地,富甲天下。
方國珍占據浙東,坐擁戰艦千條,還時不時做些海外貿易,同樣富庶無比。
而陳友諒,則打下了洞庭湖平原和江漢平原,坐擁四省之地,稅賦為各路義軍之首。
而朱元璋呢?
起于淮西,即便是打下了徽京南京城,財政方面,也依然捉襟見肘。
一個是因為朱元璋所占之地不太富饒。
另一個是朱元璋為了收攏人心,所以對治下百姓稅賦征收較少,并不像其他幾路義軍那么橫征暴斂。
而亂世打仗,打的便是錢糧!
但朱元璋當時攻下應天后,卻并沒有因為錢的問題而發過愁!
那時候,眾將就經常發現一個喜歡穿著白衫的中年人經常出入朱元璋的吳國公府!
當時,很多人都傳說,此人便是上位的財神爺。
但是知道他名字的人并不多。
而徐達,作為當時的同僉樞密院事,正經八擺的武將之首,參與了不少朱元璋主持的機密事宜,這才知道了那名中年人的身份!
晉商領袖。
吳清臣!
對于此人。
朱元璋和徐達都清楚。
他們晉商說白了,對于朱元璋的支持就是一次投資,贏了,晉商大賺特賺,輸了,估計他們還有其他投資!
譬如,朱元璋就知道,這些晉商跟元庭的關系匪淺。
朱元璋跟張士誠大戰的時候,張士誠打不過朱元璋,便接受了元庭的招安,答應每年給元大都運去十一萬石糧食,從而換來元庭的幫助。
在雙方圍繞蘇州、無錫、常州等地爭奪的時候,元庭原本要從徐州等地南下進攻朱元璋。
朱元璋原本還擔心會被兩面夾擊。
但吳清臣只是去了封書信,那些元庭大軍竟然奇跡般地按兵不動了!
最終坐視張士誠被朱元璋打的龜縮回了浙西。
同樣是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大戰的時候,元庭依然是在吳清臣的游說之下,竟然依舊坐山觀虎斗,最終讓朱元璋取得了勝利,進而得了天下!
從那個時候起,朱元璋便對商賈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一方面討厭他們,但另一方面也忌憚他們.
九邊對于普通人來說,既然禁運鹽、鐵、糧食,那么,你就是一粒鹽,一片鐵也帶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