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城下矯健如龍的大明將士,忍不住生出一種江山代有人才出,而自己已垂垂老矣的傷感之情。
朱元璋朗聲道:“今日,洪武十八年,朕再度于此,為諸位將士壯行!
朕,盼著你們承繼先烈之志,揮師北伐,直取遼東!
朕,盼著你們能如當年徐、常等前輩一般,鐵騎如龍,踏平納哈出的軍陣,還我遼東故土!
你們乃我大明之精銳,是朕之肱骨!
此番出征,非但為開疆拓土,更為我漢家兒女謀復興之榮光!”
朱元璋鏗鏘有力道,“朕在應天,靜候佳音,待諸位凱旋之日,必當重賞!”
話音落下。
城下眾將齊聲高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陣陣山呼海嘯聲中,聽得朱檀心潮澎湃。
待眾人呼喊聲停止后。
朱檀忽然想起了一個聲音。
曾幾何時,那呼喊聲也曾讓他心潮澎湃!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朱檀忍不住高喝一聲。
眾人聞言,相互看了一眼。
都有幾分驚愕。
畢竟,這個口號,之前可沒有人喊過。
朱棣聽到朱檀的喊聲,也覺得心情激動,立刻高舉配劍,跟著喝道:“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四周人眼見兩位藩王都喊出這樣的口號,以為是早早安排好的,很快,喊聲齊齊響起。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震撼人心的喊聲響徹全場,朱元璋現在城頭聽著,也不禁激動萬分。
“好!好!這話說得好!日月江山永在,大明江山永在!呵呵!誰帶頭喊的?不錯!”
徐達笑道:“臣看到,是魯王殿下先喊出來的!”
朱元璋點點頭,看著朱檀,滿臉欣賞。
“老十當初在應天便頗有文采,去就藩后就少有這方面的表現了,今日倒是能看得出,這小子還是有天賦的,呵呵.”
很快。
秦王等人向朱元璋行禮辭行。
二十萬北伐大軍,開拔!
金山。(今吉林)
當今元庭開元王,太尉納哈出坐在一張奢華至極的椅子上,滿臉冷肅。
他是當年成吉思汗座下“四杰”之首,木華黎的后人。
元末時,為太平路萬戶。
在元至正十五年的時候,因為太平路為集慶路(后來的應天)的門戶,朱元璋在攻取應天之前,先攻破了集慶路,也因此俘獲了納哈出。
不過,朱元璋一直以來都秉持著善待蒙元的策略,所以對出身名門的納哈出并沒有囚禁或殺死,反而送回了北方。
納哈出這才有機會在北方控制遼東,成為了如今的開元王、太尉。
如今,納哈出坐擁雄兵近三十萬,控制著遼東大片土地,與女真、高麗接壤,實力強橫,甚至還在漠北元庭之上。
所以,納哈出與元庭之間,早已是平起平坐的關系,平日里,雙方書信、使者往來,也是極為客氣的。
這一次,納哈出看著眼前的元庭使者,皺眉道:“陛下這一次又有何旨意?”
一邊問,納哈出一邊忍不住冷笑一聲。
這世上有混得這么慘的陛下么?連自己的都城都沒有!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