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蒙古人真的要從草原上消失了。
所以,如果說以前的元順帝是亡國之君。
不但大明人自己有爭議,曾經說出過“元亡而實未亡也”的話。
就是蒙古人自己也不認。
但如今,脫古思帖木兒就是絕對的亡國之君了。
整個北元,全軍覆沒。
精英死傷慘重。
面對大明,已經淪為了待宰羔羊
此時。
奉天殿內彌漫著一種莊嚴而壓抑的氣氛。
大殿頂部掛滿了燦爛的彩繪龍紋,巨大的紅木梁上,金色的獸面裝飾物反射著柔和的燈光。
脫古思帖木兒緩步走上殿前,他的手中,捧著一個紫檀的木質托盤。
當脫古思帖木兒抵達殿前,他的步伐突然停頓,然后緩緩跪下,頭深深地底下,看著冷硬的金磚地面。
這一幕,在宏偉的奉天殿內顯得尤為震撼。
他將托盤舉得更高,此時,托盤中的物事,落入了所有人的眼里!
那是一方小小的玉璽,其中一角,以黃金修補。
璽上精細地雕刻著五紐交龍的圖案,龍體盤旋交錯,栩栩如生!
此時。
玉璽閃爍著淡淡的光澤,顯得異常神圣!
傳國玉璽!
盡管早有心理準備。
但真的迎來這一刻的時候。
朱元璋還是沒有忍住。
猛地站起身來。
周圍文官百官也顧不得庭前禮儀,紛紛看向了脫古思帖木兒手中捧著的物事!
這東西,經過了宋訥、吳伯宗還有新近被召進京的劉三吾等人的鑒定。
所有人都一致認為。
這就是失傳已久的傳國玉璽!
當然。
究竟是不是真的,朱檀不確定。
甚至這些文官們一再保證是真的,朱檀也未必相信。
畢竟,無論唐宋還是元,哪一朝找到傳國玉璽,那些文官都說是真的。
這東西的重要性不在于它是不是真的,而在于它必須讓所有人相信它是真的。
而眼前這方玉璽。
經過了大元百年傳承,如今大明徹底覆滅了大元,再由對方的國主雙膝跪地恭敬送給朱元璋。
無論真假,都已經是真的了
脫古思帖木兒高舉傳國玉璽,口中道:“臣,脫古思帖木兒!竊居塞外,久慕大明皇帝之英明神武,實乃天下主宰!
今陛下圣威普照四海,天下歸心!
此傳國玉璽,自古為帝王之寶也,百代相傳,今得遇有德之主,實為天命所歸!
臣心悅誠服,愿以此玉璽獻于明君,表我族人世代臣服之心。
愿陛下龍體安康,大明基業長靖,天下太平!”
話音落下。
朱元璋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
對身邊的陳老太監顫聲道:“接來!”
話音落下。
陳老太監恭恭敬敬,捧著玉璽,呈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過傳國玉璽。
感受著它溫潤的質地。
一時間。
心中百感交集!
傳國玉璽啊!
中華大地,珍寶何其之多!
卻唯有這枚玉璽,最具特殊意義!
畢竟,它的第一任主人,是實現了中華第一次大一統的秦始皇!
而在那之后,更是代代相傳!
如今,由前朝舊主親手將玉璽捧著獻給自己,就更加顯得意義非凡,榮耀無比!
自周朝以來,中國便確立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共主觀念,這是中央集權和天下統一的根本表達。
中華傳統的政治體系中,正朔的概念占據了核心位置,強調在任何時期內,天下只能有一個合法的統治政權。
而傳國玉璽作為代代相傳的國家象征,其唯一性,使其成為這一政治理念的生動表達。
也正是因為其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和權威象征,使得后世雖然鑄造了無數玉璽,但都無法與傳國玉璽的重要意義相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