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
清朝對于蒙古草原的治理,是十分殘酷的。
清朝表面上跟蒙古貴族聯姻,組成所謂的滿蒙同盟,從而穩固蒙古高層。
但背地里,清朝卻對蒙古人實行了十分陰暗的計劃生育。
譬如清朝在蒙古地區大力推廣佛教,鼓勵蒙古男子出家為僧,從而不許這些僧人婚育。
此外,清朝還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度,劃分蒙古各部為若干盟旗,限制他們的游牧和往來,破壞他們的經濟和社會結構。
如此一來。
盡管蒙古人長時期處于和平狀態,但人口卻不升反降。
清朝內地人口從不到一億暴漲到清末的四億人。
而蒙古地區的人口竟然從清初的217萬下降到清末的172萬!
而大明則不需要那么麻煩。
首先。
武力上,大明完完全全碾壓蒙古。
如果不是因為朱檀想留一手。
馬克沁分分鐘也放出來了!
到時候,草原上就會只剩下能歌善舞的蒙古人。
經濟上。
大明將會完全捆綁草原人的利益。
到時候,不管草原人生產多少牛羊馬匹,大明都能吃下!
而大明的生產全部開動。
草原人對于大明手工業產品的需求,也會通通得到滿足!
到時候,大明離開蒙古的畜牧業初級產品沒什么關系。
但蒙古人若是離開大明的各種產品,連生存都是問題!
如此一來,蒙古人對大明的敵意自然也會漸漸減少。
再一個,便是跟清朝一樣。
朱檀會扶持烏斯藏的僧人入蒙!
最好讓這些僧人成為蒙古人至高無上的存在,甚至擁有政治決策權。
到時候。
蒙古貴族們也就淪為僧人們的附屬和傀儡了。
僧人們是沒有那么大的野心的。
絕不會像如今的蒙古貴族一樣,日思夜想著掠奪大明,光復元大都
朱棣見朱檀滿臉笑容,忍不住氣道:“老十!你到底有沒有聽我講話!
你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朱檀笑道:“四哥,不會有任何危險!
既然你不看邸報,那我再告訴你一個消息。
抓好這一次的機會,好好經營北平吧!”
朱棣聞言愣了愣,道:“經營北平?為什么?”
如今的北平,其實人口并不多。
更多的是軍隊。
幾經戰火后,早就沒有了當年元大都的繁華。
更何況。
如今的都城在應天,北平也沒有辦法發展起來。
不說別的。
如今大明漕運和海運都不怎么通暢。
北平城的人口若是多了,光是糧食都沒法運輸!
朱檀笑笑,道:“我們跟草原之間的貿易禁令,要解除了!”
朱棣滿臉震撼,忍不住驚呼出聲,道:“什么?!”(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