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感覺自己三觀都要崩了!
怎么父皇這么看重錢啊!
朱元璋小心翼翼道:“畢竟,不管鹽,鐵還是肥皂,都很值錢的,放在海外,賺個三四倍利潤沒問題吧?
我命錦衣衛查過,你長蘆鹽場的鹽,出去了起碼二百多萬兩銀子!
光是鹽一項你就賺了快一千萬兩銀子了,再加上其他東西,咱不貪心,咱跟你對半分!”
朱檀長出了口氣。
才1000萬兩銀子啊!
雖然目前來說海外貿易發展規模還沒有那么大。
確實跟老朱估算的差不多,他最近的利潤也就是兩千萬兩銀子左右。
但眼看著青州已經歸了自己。
對東瀛和高麗的貿易也在開展起來。
這利潤兩千萬的銀子可就擋不住了。
而且青州發的船現在也開始偷偷走南洋的線了。
這也是朱檀打算盡快建造一批大船的原因。
如果沒有海上保護,不要說現在還在海邊猖狂的倭寇了,便是那些跟自己合作的閩商,到了茫茫大海上,搞不好也會捅自己一刀。
畢竟自己偷偷派船下南洋對閩商來說也是一種背刺。
朱檀從來不覺得自己大明官方的身份對于這些無法無天的海上有什么威懾力。
到了茫茫大海上,皇權是沒有用的。
誰拳頭大聽誰的。
朱元璋看著朱檀,問道:“老十啊,你可是破了咱的禁令,咱只要一千萬兩銀子,不多吧!
你若是覺得太多,950萬兩也可以!”
朱標看著父皇的模樣,只覺得三觀都要被震碎了。
“父皇此事關系原則,您怎么還真拿錢來衡量了?”
朱元璋瞪了朱標一眼。
“原則?原則能換成錢嗎?你是覺得咱大明很有錢,對不對?咱告訴你,很快云南那邊就要再發兵了!接下來要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湖廣地區的土司作亂,云貴地區那些土司也不安分,咱都得派大軍去進剿!
除了對外動兵,如今,兵部主持各處位所正在進行兵制的改制工作!
以后大明的兵可就都從衛所制改成募兵制了!
這個過渡階段花費的銀子也是天量的!
對了,還有老十教出來的那些火槍和火炮的制作方法!
成本極高啊!
一支火槍的打制成本竟然在十兩銀子以上!
火炮的打制成本更是高達幾百上千兩銀子!
那些子彈炮彈同樣耗費不小,我大明軍隊怎么也得裝備50萬支火槍,上千萬發子彈,一千門火炮吧?
這也是錢啊,都是錢!
咱還沒有說興修水利的錢!
長江,黃河,大運河!
乃至于通往全國各處的驛道!
這些花費咱也還不知道從哪里出呢…就老十給咱那1000多萬兩銀子,夠干什么的?
咱用了幾個月就花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