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兗州。
魯王府!
宴請上的所有人都是心思各異,都在各自思考。
直到一直慢悠悠的朱元璋放下了筷子,眾臣才停下來。
“行了,都散了吧!”
朱元璋擺擺手,帶頭離開魯王府。
雖然說他可以住在魯王府,但自家兒子不在,只有魯王妃,自然是要避嫌的。
好在很久之前,朱檀就給朱元璋在兗州修建了一座行宮。
當年雖然有不少人都覺得是浪費。
畢竟。
朱元璋不喜歡出行。
可是在皇明祖訓當中寫的清清楚楚,也不建議后世子孫當中的皇帝隨意外出。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的想法后,自然覺得朱檀憑白無故給朱元璋修做行宮沒有意義。
但朱檀卻知道。
自己在兗州做了這么多事情,全部都是在大明獨一無二的。
朱元璋早晚都會來看的。
所以這座行宮肯定是要修的。
如今。
大臣們一路跟著,送朱元璋到了行宮,兗州知府忙前忙后。
“這座行宮只怕耗費數萬兩銀子,嗯,有錢!”
朱元璋打量著大宅子,笑吟吟的說道。
知府頓時被嚇出冷汗,急忙解釋道:“陛下,是魯王特意批的白銀,特意耗費打造出來的行宮!”
“如此說來,是魯王的主意?朕不是說過,行宮修建不必勞民傷財,你們當耳旁風?”
朱元璋有些生氣,審視著知府。
兗州知府被嚇的跪在地上,急忙解釋道:“陛下,這不是行宮,殿下說叫做接待殿,之所以修建這行宮,是殿下說,以后不管是皇帝還是太子,亦或是藩王,又或者他國使臣都可以住在這里!”
“殿下說,這樣讓親人住的舒服不拘束,讓使臣體會到大明強盛和對臣服之國,亦或友好之國的重視。”
“老十說的倒也不無道理!”
聞言,朱元璋也認為是這個道理,但未曾露出好奇,在太監的服侍下,去了最大的一間。
一眾大臣好奇的看著這行宮,沒想到這竟然還有這種用法。
“諸位同僚也可以住,不過需要得到陛下或者太子,亦或是魯王殿下的準許。”
知府有些為難地說道。
“不必,不必我等告辭!”
眾人連忙擺手,都是朝廷官員,甚至是開國功勛,誰沒點產業和親朋好友?
更何況朝廷有驛站,城內有酒樓,住起來都是一樣舒服的。
大家并不太在意自己可以住在哪里。
總之都能安排的妥妥貼貼。
再說,今日魯王藩地的信息量實在太大,他們得好好捋一捋。
魯王府中,朱標找了個理由,多留了一會。
此時,湯和父女二人正忐忑的看著朱標,他們很想問關于朱檀的事情,畢竟造反可不是小事,哪怕只是誤解,誣告。
“信國公,弟妹,此事不必擔心,老十我們信得過,只是父皇另有打算,所以才說這件事情!”
朱標笑呵呵的說道。
“陛下若是想要警告魯王,何必用上這樣的理由,這可不是什么合適的理由啊!”
湯和反應最快,忍不住的說道。
魯王妃也不由得點頭,這個理由太大了,無異于是安插一個重罪。
一不小心就是將朱檀貶為庶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