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怒拍桌案。
“陛下息怒,保重龍體啊!”眾臣急忙出言相勸。
朱檀看著地面,不由得皺起眉頭。
糧食的事情自古都是個大事,一旦有了天災或是人禍,不知會死多少人。
這件事情恐怕已經有了一兩月了,事態已經到了這王廉控制不了的局面,王廉只能往上報。
‘得辦法,盡快搞定雜交水稻才行啊,不然這樣下去,玩不動!’
朱檀思緒流轉。
他記得明時期,其實就是小冰河時期,天災可以算的上頻發了,大明尚且有許多地方過得不好,更別說北方。
災難降臨,其他地區的糧商,甚至是官員都要借機發財,這屬于任性使然,不過這并不代表他支持這種事情。
如果米成了便宜的東西,是個人都能夠買得起,養活自己不成問題,那這種事情縱然是會有,那價格只能略貴。
“父皇,兒臣認為此事不可助長,不過陜西商戶手中的米尚且不多,有余錢想要多購買,這就導致價格持續走高,王廉,如今陜西的米價上漲了多少?”
朱標開口詢問。
“已經上漲到了一千蚊!”
王廉小聲說道。
但凡他能夠控制此事,也就不會上報了。
正是因為有錢的人想要多買一點,不管是投機讓糧食提升價格,還是為了多囤一點,以防萬一,這都導致了價格持續走高。
百姓買不起,只能餓死或是當流民,去其他的地方尋求出路。
“即刻將糧食價格控制下來,不服從者斬,從他地盡快調取糧食回來,不許有絲毫懈怠!”
朱元璋怒聲開口。
王廉急忙行禮,早已經被嚇得滿身是汗水。
朱元璋看著王廉,本想撤了王廉,但轉念一想,如今災情情況王廉最為清楚,王廉也在陜西待了不少時候,處理起來要更加得心應手,這時候換人,拖慢進度。
趁著災情還未到遍地餓殍之時,盡早解決才最重要,而后再對王廉懲罰!
退朝!
隨著太監的聲音響起,眾人也都陸陸續續的退出大殿。
朱檀坐在馬車上思考著如何搞定雜交水稻,那位去世的時候,他有去看過過往的事情,也算研究了一下,雖然不多,但也算是懂一點大概。
選出具有豐富遺傳背景的兩種類似且相互搭配優點的種,經過篩選,后世可以用儀器觀察,但大明只能進行試驗,派人去一個個用眼睛看,選出多種高產、抗病、好苗子。
找到第三種能夠和前兩種結合的種類,進行授粉,繼續栽種,如果出了,就能夠作為母體,和之前的兩種進行花粉結合,完成最后的三系雜交!
“應該是這樣的,如果沒記錯的話,畝產五百斤,甚至是千斤以上,才能夠解決這問題,不過這玩意估計耗費時間不小,少說得弄個一兩年的時間!”
朱檀走下馬車,不斷嘀咕。
他雖一聲令下能夠讓各地帶來不同種類的水稻,但培育起來十分的麻煩。
確定種類,進行配種,然后繼續配種,沒有合適的科技,只能栽種,進行試驗,用人力去檢驗,最后能夠普遍達到畝產五百斤以上的,才能夠算得上三系雜交水稻。
畝產五百斤比起后世還差許多,但比現在的兩百來斤,三百來斤的多不少。
一百斤米能夠讓一家子過很久生活了,多的可以存下來,再多還能夠拿去賣錢。
等研究出兩系雜交水稻后,就能夠畝產千斤,屆時米將會便宜的不像樣子,也就不存在這種類似的事情了。
捏了捏鼻梁,朱檀心情大好,他勉強想起來了三系雜交水稻的方法,后面只需要派人去找合適的種就行了。
“要是能夠找到只有不育系和恢復系的種,那就起飛了!”
朱檀喊了一聲,大搖大擺的回到王府。
門口的侍衛對視一眼,都是看見對方眼中的疑惑,神色卻十分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