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馬和家之前也是富戶,后來家境落敗,才入了元朝皇宮為奴。
大明擊敗元朝之后,這些宮人自然也都收了,馬和就是其中之一。
許是在宮里的時間久了,馬和做事說話都十分謹慎,身上全是被教導的痕跡,說話輕風細雨的。
朱檀靠在軟榻上,看著眼前的少年,輕聲問道。
“知道我要你來是干嘛的?”
“奴婢不知。”
馬和安靜的跪在朱檀身前,溫順的像只小貓。
“征伐東瀛,要出海。”
朱檀笑道:“感興趣嗎?”
馬和心中動動,又行禮道:“殿下感興趣,奴婢就感興趣。”
“之前你在燕王府,都做什么?”
朱檀言辭的跳躍性很大,馬和聞言愣了一下,才跟上對方的思路,立刻回道。
“燕王殿下厚恩,調奴婢伺候世子。”
燕王世子朱高熾,朱檀這次去北平并未見到,不過也知道這胖子頗有賢能,朱棣連年用兵,他奉旨監國,還能把事情弄的井井有條。
就是命短了點。
“以后你就跟在我身邊,多看多學。”
朱檀漫不經心的開口,隨即撩開窗簾看向外面,又輕聲道:“你也不用處處小心,我沒那么多事,也不需要守那些勞什子規矩。”
“只需要問你的時候,你知無不言即可。”
聽到這話,馬和心中卻有些亂。
別看他年歲不大,卻也經過亂世,顛沛流離,見過不少皇族,可像眼前這位這樣的,他還從未見過。
說實話,到現在他都不知道魯王殿下調自己到身邊做什么。
按他的思維去想,定和燕王有關。
馬和沒有說話,只是恭敬叩首。
朱檀看了他一眼,也只是笑笑,沒再言語。
很多事,他肯定是不能明說的,至于其他人心中怎么想,他也不是很在乎。
……
與此同時,北平,燕王府。
朱棣坐在首位,眉頭微蹙,王妃徐氏就坐在他身邊,幫他倒酒。
“王爺,您今天氣色不大對啊。”
徐氏放下酒壺,轉頭看向朱棣,輕聲問道:“是和魯王談的不順心了?”
朱棣沒說話,而是拿起酒杯一飲而盡,感受著從上至下的熾熱,之后才開口道:“你不覺得奇怪嗎?”
“哪里奇怪?”
徐氏笑道:“這兩日您不是和魯王相談甚歡嗎?”
“做做樣子罷了。”
朱棣輕嘆口氣,道:“他早就不是那個跟在我屁股后面喊四哥的小屁孩了。”
“他現在是大明魯王,權勢最隆的皇子。”
徐氏聞言,面上笑容收斂,開口道:“王爺是覺得魯王這次來,有問題?”
徐氏乃徐達之女,將門之后,雖是女眷,但眼界也不是尋常人可比的。
之前她還覺得沒什么,現在聽朱棣一說,立刻就覺得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