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戰艦改建的構想和詳細的圖紙,朱檀第二天就讓人送去督辦司了。
他本人進了城,優哉游哉的閑逛,卻把馬和派去了督辦司。
明面上,馬和是他朱檀的貼身侍衛,貌似是監督督辦司干活的。
實際上,朱檀是讓馬和去長見識,多學多看。
當然,有馬和在那邊,自然也能起到監督的作用,督辦司上下必會恪盡職守,加快進度。
朱檀在城中包了一家旅舍,用的不是皇家的名義,而是商賈。
在遼寧都司六天之后,湯和來了,來的很是突然。
老國公風塵仆仆的從外面進來的時候,朱檀正在喝酒吃肉,看到湯和時也是一驚。
“岳丈您怎么來了?”
朱檀起身,扶著湯和坐下,看湯和的面色,他就知道出事了。
“有緊急軍情。”
湯和先將身上的皮甲褪下,隨即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朱檀,道:“你自己看。”
說完,湯和便自顧自的喝酒吃肉,大快朵頤。
能看的出來,老國公一路疾馳,根本沒怎么休息。
朱檀不敢怠慢,直接打開信封,那里面是幾張抵報。
看了抵報的內容,朱檀的眉頭不由皺起,心中也是一突。
內容涉及兩廣、福建、浙江沿海,最近倭寇的動作愈發猖獗,已經和海防軍打了幾場了。
往常,這些打秋風的倭寇一旦看到大明的正規軍立刻就會遁走,可現在,卻好似有組織一樣的進攻。
其中有一次居然打了福建泉州的海衛邊營,當真是膽大包天。
細細看去,朱檀才知道湯和為什么這么火急火燎的來找他。
通過俘獲的俘虜交待,大明境內有他們的內應。
這些內應幾乎涵蓋了沿海各省,其中有行路的馬幫,有坐地的商賈,也有累世的鄉紳。
“各方情報交上來之后,我仔細分析了一下,幾乎所有的線索都指向福建。”
湯和猛的灌了一口酒,長出口氣之后,沉聲道:“福建泉州,鄉紳樸家。”
“樸家?”
這個消息有些籠統,朱檀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泉州的坐地戶,富了四代,一直行商,就算大元的時候,也是當地有名的鄉紳。”
湯和又吃了口肉,看向朱檀道:“最近倭寇行動猖獗,好像有組織一樣和海防軍互有攻防,應該就和這個樸家有關系。”
朱檀聞言皺眉,將抵報放在桌上,看向湯和問道:“一個鄉紳,有這么大能力?”
“怕只是頂在前面的擋箭牌吧。”
“有可能。”湯和道:“不過具體的事并未查實,我收到消息之后,立刻就過來見殿下了。”
“眼下殿下要出兵掃清倭寇,必會動了后面人的利益,所以這件事……”
話湯和沒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一個地方的鄉紳,就算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左右所有倭寇。
可現在看,沿海出現的倭寇似乎都有了組織,這背后定有大人物推波助瀾,且一定是朝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