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別憋著了!”
朱標見狀,伸手捅了朱棣一下,朱棣這才咧嘴笑了起來。
“有大哥這話,弟弟安心多了。”
朱棣笑道:“大哥你不知道,回來這一路上,我就擔心老爺子用鞋底抽我。”
“父皇現在沒心思抽你,你這又不算大錯。”
朱標道:“率軍出征是去打倭寇的,又不是造反,朝中雖有人有非議,但都讓父皇懟回去了。”
“你安心入宮,等父皇罵完了,事兒也就過去了。”
朱棣聞言重重點頭,同時也聽明白朱標沒說完的話了。
朱標的意思十分明顯,老爺子肯定是要罵朱棣一頓的,罵完之后,朱標還有事和他說。
車駕緩緩進入紫禁城,在門口停下,朱標親自帶著朱棣往老爺子的寢宮去。
大明洪武皇帝之勤勉,天下少有。
兄弟二人到了寢宮的時候,老爺子還在看奏章,龍案上的奏折堆積如山,這種遠超正常人的工作量,他老人家卻始終樂此不疲。
“父皇。”
朱標此刻緩步上前,站在老爺子身側輕聲道:“四弟回來了。”
“嗯。”
朱元璋輕輕點頭,用朱筆在手里的奏章上寫了幾筆,將奏章扔到一邊,抬頭看向朱棣。
“兒臣朱棣,叩見父皇。”
朱棣立刻跪地叩首,朱元璋卻沒說話,一雙眸子淡淡地看著自己的四兒子,眸中神色流轉。
頓了半晌,他才開口道。
“老四。”
“兒臣在。”
“你可知罪?”
朱棣聞言,心中格登一下,趕忙叩首道:“兒臣知道。”
“哦?”朱元璋眉毛一挑:“那你說說,罪在哪里?”
“兒臣未經圣旨,私自調兵出海,罪責難逃,請父皇責罰!”
朱棣清楚,在老爺子面前千萬不能藏著掖著,越是藏著,老爺子就越是生氣,老爺子一生氣,他肯定沒好果子吃。
“嗯,還有嗎?”
朱元璋聞言點頭,順手又拿起邊上一份奏章看了起來,似乎根本不在乎朱棣說了什么。
“還有……”朱棣仔細地想,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
這時候他更不能提朱檀的事,否則老爺子更生氣。
“你調兵出北平,出海平倭寇,咱都知道。”
朱元璋漫不經心地看著奏章,口中道:“可你出兵之后,為何不給咱來個信兒?”
“你眼里還有爹嗎?”
聽到這話,朱棣心底一松,就知道老爺子其實根本就沒生氣。
當初從北平出兵的時候,朱棣也想過給老爺子上個奏折,說明緣由的。
不過那樣一來,就必然要把朱檀扯進來。
老爺子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皇家子弟手足相殘,那是大忌,老爺子知道了肯定會更生氣,故此他才沒寫。
“兒臣,知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