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內,群臣激忿,唾沫星子都快噴到金鑾殿的臺階上了。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像是暴雨來臨前的烏云。
他那雙虎目掃視著底下的眾人,一言不發,卻讓原本嘈雜的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皇帝的怒火,大氣也不敢出一聲。
只有先前那位奏本的大臣,依舊跪在中央,梗著脖子,一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架勢。
“標兒,你怎么看?”
沉默了許久,朱元璋終于開口了,但他沒有理會那位大臣,而是將目光轉向了一旁的太子朱標。
朱標一直沉默不語,像是在思索著什么。
聽到父皇點名,他上前一步,躬身答道:
“父皇,兒臣以為,十弟此舉雖有欠妥,但未必沒有他的道理。”
“東瀛人雖是蠻夷,但若能教化他們,讓他們學習我大明文化,心悅誠服,豈不是比刀兵相向更好?”
朱標話里話外都透著一股謹慎的味道。
他深知父皇的脾氣,若是直接反駁,恐怕會適得其反。
倒不如先順著他的意思,再慢慢勸說。
果然,朱元璋聽完朱標的話,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但眉頭依舊緊鎖。他沉吟了片刻,說道:
“標兒言之有理,但此事事關重大,不可不察。”
“這樣吧,就派錦衣衛去一趟東瀛學堂,看看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鬼!”
……
朱元璋一聲令下,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親自領命,帶了幾個精干的手下,便服微行,直奔城外的東瀛學堂而去。
毛驤帶著人扮作趕集的百姓,遠遠便瞧見那學堂門口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待走近了一看,卻發現來往的全是些東瀛面孔的矮個子,一個個嘰里呱啦說著些聽不懂的話,倒像是把這大明朝的學堂,活生生搬到了他們東瀛國去。
毛驤心里暗自納悶,卻也不動聲色,只帶著人混進了學堂。
這學堂雖說是朱檀所辦,但他這個十皇子卻是個甩手掌柜的。
平日里除了偶爾過來轉轉,大部分時間都泡在自己的王府里鼓搗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教書先生都是他從民間招募的。
據說是些落魄的讀書人,也有些是游歷四方的江湖術士。
總之是魚龍混雜,什么人都有。
毛驤進了學堂,只見那些東瀛學生都規規矩矩地坐在課堂里。
搖頭晃腦地跟著先生念書。
毛驤悄悄走到一間教室外,側耳一聽,卻差點笑出聲來。
只聽得那先生搖頭晃腦地念道:
“……蓋我華夏,乃禮儀之邦,文明之源。爾等東瀛,蠻夷之地,不沐王化,故而愚昧無知……”
毛驤聽得直皺眉,這哪里是什么儒家經典,分明是些不知從哪本書里抄來的胡言亂語!
這十皇子搞什么名堂,莫非真想教這些東瀛人造反不成?
毛驤不敢怠慢,立刻帶人沖進了教室,將那先生和學生都控制了起來。
那先生嚇得面如土色,雙腿直打哆嗦,結結巴巴地問道:
“你……你們是什么人?為何……為何要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