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他們會改善生活,買房子,買地,買各種各樣的東西。這樣一來,不就刺激消費,帶動經濟發展了嗎?”
朱檀又伸出第二根手指頭:
“第二,他們會把錢存到錢莊里。錢莊有了錢,就可以放貸給商人,商人有了錢,就可以擴大生產,賺更多的錢。這樣一來,不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了嗎?”
朱檀越說越起勁,仿佛自己已經成了一個經濟學家:
“所以說,父皇,您可千萬別再想著摳門了!該花的錢就得花,只有這樣,才能國富民強啊!”
“你……”
朱元璋被朱檀這一番歪理邪說氣得哭笑不得,指著朱檀半天說不出話來。
朱標也無奈地搖搖頭,這老十,還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父皇,您別光顧著生氣啊!您倒是給個準話,這俸祿到底漲不漲啊?”
朱檀追問道。
朱元璋愣了半天,才從朱檀這番“理論”中回過神來。
他本想罵幾句“荒唐”,可轉念一想,這小子平日里胡說八道慣了。
今日怎么突然關心起國計民生了?
莫非是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他瞇起眼睛,盯著朱檀,試探道:
“你小子少跟朕在這兒裝模作樣,說吧,你又在憋什么壞水呢?”
朱檀嘿嘿一笑,擺擺手道:
“父皇,您這話說的,兒子這不是為國分憂嘛!您看您,天天愁眉苦臉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國庫空虛了呢!”
“國庫空虛倒是不至于,”朱元璋沒好氣地哼了一聲,“可也不能由著你們這些臭小子胡來!”
“誰胡來了?”朱檀不樂了,梗著脖子道,“兒子這可是正經八百的建議!再說了,不漲俸祿,對那些官員也不公平啊!”
“不公平?”
這回,不光是朱元璋,連朱標都露出了意外的神色。
這小子,又在胡言亂語些什么?
朱檀見眾人不解,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經地說道:
“父皇,您想想,您當初立下的規矩是什么?咱們老朱家的子孫,只要進了宗人府,那是一個個好吃好喝供著,不用干活,俸祿還不少拿,對吧?”
朱元璋眉頭一皺,隱隱約約覺得有些不妙。
朱檀卻像是沒看到似的,繼續說道:
“可那些官員呢?他們可是為了大明朝兢兢業業,日夜操勞啊!結果呢?俸祿微薄,連一家老小都養活不起,還得冒著風險去貪污受賄,這公平嗎?”
“你小子!你這是吃里扒外!”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怒火沖沖地吼道,“自家人不養,去養那些外人?你眼里還有沒有朕這個爹,還有沒有這個家了?!”
“朕當初立下那規矩,是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咱們老朱家世代昌盛,子孫后代都能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