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賬目記載,去年一年,朝廷光是發放給皇親國戚的俸祿,就高達一百二十萬兩白銀!
這還不包括各種賞賜、補貼、以及各種名目繁多的開銷。
如果再加上田產、莊園、商鋪的收入,那數字就更加驚人了。
朱標粗略地估算了一下,皇親國戚一年至少要花費朝廷三百萬兩白銀!
三百萬兩白銀是什么概念?
大明朝一年的稅收,也不過才四百多萬兩!
也就是說,朝廷每年幾乎將三分之二的收入,都花在了供養皇親國戚身上!
朱標越想越心驚,他終于明白,為什么十弟會這么說了。
長此以往,大明朝的財政遲早會被這些蛀蟲拖垮!
……
朱標回到御書房時,朱元璋正伏案批閱奏折。
他見朱標回來了,放下手中的筆,揉了揉眉心,問道:“標兒,查得怎么樣了?”
朱標將手中的賬冊遞上,“父皇,您自己看看吧。”
朱元璋接過賬冊,隨意翻了幾頁,臉色便越來越難看。
越到后面,他的手竟有些顫抖起來,猛地將賬冊拍在桌上,怒道:
“豈有此理!一年竟要三百萬兩!他們怎么敢?!”
朱標嘆了口氣,說道:
“父皇息怒,這還只是保守估計,兒臣以為,實際數字恐怕還要高出不少。”
朱元璋頹然地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語道:“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
他想起昨天朱檀的那番話,當時只覺得這孩子是危言聳聽,如今看來,并非沒有道理。
朱元璋沉默了。
是啊,他當初只想著“以子孫藩屏帝室”,卻從未想過這個問題。
如今大明初定,國庫尚且充盈,可若是長此以往,只怕大明的江山,真的要被這些蛀蟲給拖垮了!
朱標看著父親的神情,心中五味雜陳。
他從小熟讀經史,深知歷朝歷代,藩王坐大,尾大不掉的例子比比皆是。
可他沒想到,這個問題,竟會如此嚴重。
“父皇,十弟所言,并非危言聳聽啊!”朱標沉聲道,“如今宗室不過數萬人,尚且如此,若百年之后,子孫繁衍,這天下……”
朱標沒有再說下去,但話中之意,朱元璋何嘗不明白?
他頹然地坐回龍椅,眼中滿是痛苦和掙扎。
他這一生,殺伐果斷,從不心慈手軟,可面對這些流著自己血脈的親人,他卻狠不下心。
“朕,朕當初只是想讓他們衣食無憂……”朱元璋的聲音有些沙啞。
“父皇。”
朱標上前一步: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今大明初定,百姓尚能忍受,可長此以往,民怨沸騰,必將動搖國本啊!”
朱元璋沉默了,他看著手中的賬冊,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大明,在宗室的貪婪吞噬下,一步步走向衰敗。
他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朱檀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