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檀的車駕一路向東,浩浩蕩蕩,沿途百姓聽聞是那位“奇人”王爺來了。
都夾道歡迎。
朱檀倒也不擺架子,時不時掀開車簾,同百姓說笑幾句,引得眾人陣陣喝采。
到了山東地界,地方官早帶著一眾官員候著了。
見朱檀一行人馬,浩浩蕩蕩,光是裝著各種奇形怪狀器具的車馬就足有幾十輛,不由得暗自咂舌。
“下官山東布政使王銘,恭迎王爺,王妃千歲千歲千千歲!”
說罷,便要跪拜行禮。
朱檀下了馬車,一把扶住那王大人,笑道:
“王大人不必多禮,快快請起,本王此番前來,可不是為了擺譜的!”
那王大人年近半百,卻被朱檀這隨意的性子弄得有些摸不著頭腦。
只得尷尬地起身,偷偷打量這位傳說中的王爺。
王大人一路引著朱檀進了袞州城。
與其他藩王不同,朱檀對這奢華氣派的王府似乎沒什么興趣,只是草草掃了一眼,便問道:
“王大人,本王的實驗室可曾安排妥當?”
王大人察言觀色,心中對這位王爺的脾性又多了幾分了解,連忙答道:
“回王爺,一切都已經按照您的吩咐準備好了。工匠和材料也都已經到位,隨時可以開工。”
“好!好!好!”朱檀撫掌大笑,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這山東果然是塊寶地,本王要在這里大干一番!”
王大人見他高興,心中稍安,又試探著問道:
“王爺舟車勞頓,不如先休息幾日,待到一切安頓妥當,下官再來……”
“不必不必!”
朱檀不耐煩地擺擺手:
“本王這心里啊,還惦記著山東的民生大計呢!王大人,咱們還是先去書房,把正事辦了再說!”
王大人無奈,只得將他迎進了書房。
一進書房,朱檀便被案桌上堆積如山的賬冊吸引了目光。
他隨手拿起一本,翻了幾頁,眉頭便皺了起來。
“王爺,這是山東各地的稅收賬冊,您看……”
王大人小心翼翼地解釋道。
“這賬冊做得倒是花里胡哨,就是不知道里面的內容,是不是也像這封面一樣漂亮?”
朱檀冷笑一聲,隨手翻了幾頁,指著其中一處問道,“王大人,這‘水患修繕銀’是怎么回事?怎么年年都有,而且數目還如此巨大?”
王大人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硬著頭皮解釋道:
“王爺有所不知,這黃河水患,年年都有,朝廷撥下來的款項,也大多用于修堤壩、賑災民了……”
“哦?是嗎?”
朱檀將賬冊往桌上一扔,發出“砰”的一聲響:
“本王怎么聽說,這山東的河堤,年年修,年年垮,朝廷撥下來的銀子,都進了那些貪官污吏的口袋了?”
王大人嚇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顫聲說道:“王爺明鑒,下官……”
“本王初來乍到,對這山東的情況還不太了解,王大人可要跟本王好好說道說道啊。”
朱檀語氣淡淡,卻讓王大人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王大人不敢隱瞞,只得將山東官場上的那些齷齪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