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面無表情地將奏折扔到御史大夫面前,冷冷地說道:
“此事容后再議。”
那御史大夫還想再辯解,卻被朱元璋凌厲的眼神嚇得脖子一縮,只能將未出口的話咽了回去。
“退朝!”
隨著太監尖銳的嗓音響起,朱元璋起身離開,只留下滿朝文武面面相覷。
回到御書房,朱元璋的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他一腳踹翻了腳邊的凳子,怒罵道:
“這個逆子,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朱檀的所作所為,他并非一無所知。
錦衣衛的密報,早就將山東發生的事情事無巨細地稟報給了他。
他之所以沒有阻止,是因為他明白,朱檀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江山社稷。
那些山東的士族豪強,仗著自己祖上有些功勞,就欺壓百姓,魚肉鄉里,甚至連朝廷的法度都敢視若無睹。
長此以往,大明江山遲早要毀在這些蛀蟲手里!
朱檀此舉,雖然手段激進了一些,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只是他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那些士族竟然如此沉不住氣,這才幾天功夫,就聯名上書彈劾朱檀。
“一群老匹夫,朕還沒死呢,就敢騎到朕的頭上拉屎拉尿了!”
朱元璋越想越氣,忍不住破口大罵。
罵歸罵,事情還是要解決的。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心中暗嘆一聲。
那些士族,都是大明的根基,輕易動不得。
若是處理不好,恐怕會引起朝野動蕩,甚至會動搖大明的根基。
“來人!”朱元璋沉聲喊道。
“奴婢在。”一個尖細的聲音響起,一名老太監躬身走了進來。
“去,把太子叫來。”
“是。”老太監應了一聲,躬身退下。
不多時,太子朱標便匆匆趕來。
“父皇,您找兒臣有何事?”
朱元璋指了指面前的奏折,說道:“你自己看看吧。”
朱標拿起奏折,仔細閱讀起來。
片刻之后,他放下奏折,眉頭緊鎖,說道:“父皇,此事棘手啊。”
“是啊,這些老匹夫,朕早就想收拾他們了。”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只是,如今時機未到啊。”
朱標沉吟片刻,說道:“父皇,依兒臣之見,不如先將十弟召回京城,暫避鋒铓。待風頭過去之后,再做打算。”
“也只能如此了。”朱元璋嘆了口氣,“只是,委屈老十了。”
朱標勸慰道:“父皇不必擔心,魯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不會有事的。”
“但愿如此吧。”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朱檀是他最寵愛的兒子之一,他絕不允許朱檀出事。
“標兒,此事就交給你去辦吧。”朱元璋吩咐道。
“兒臣遵旨。”
……
山東,濟南府。
魯王府。
朱檀正摟著魯王妃,在花園里賞花。
“王爺,您說,父皇會怎么處置那些上書彈劾您的官員啊?”
魯王妃依偎在朱檀懷里,輕聲問道。
朱檀早有預料。